作者: 孤落风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2:00 被阅读0次

 网上和一老友聊天,他发给我一截图,上面像九宫格一样有九幅大头像,基本上都是中年男人。他说,你看看,这些所谓的专家,到现在还是没有火起来。我都没有点击放大,就认出了七八成,都是老熟人,每每遇到热点到来的时候,这些哥们就不会闲着,这不最近几天楼市里的热点挺多的,专家不发声,好像就对不起自己的这张嘴(这话说的,有毛病不?)

朋友截图的背景资料需要交代一下:这是一网站做的专题,这不前几天嘛,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来了,于是邀请了几位老熟人老专家出来说说,先宏观再区域然后回到房地产,说啥的都有。那些观点我不太敏感,可能也算是圈内人士,对楼市保持着长期的持续的深度的关注,应该说的不应该的都说了。

引起我反思的倒是朋友的那句钱学森之问:为什么这些专家没有火起来?

是楼市不够火吗?是盘子不够大吗?是热点不够热吗?还是自身功夫不够?

好象都有,好像又不是关键。

我找到的答案是:楼市也好,房市也好,事关民生,虽然与吃喝玩乐相比频度未必最高,但作为一种空间器物,任何一个人都是睡在房子里,与房子感情最深。无论这房子是有产权还是没产权,是自己的产权还是别人的产权,是大产权还是小产权。

因此,基于对房子的感性的认知,可以下一个结论:任何一个成年人都是房地产专家。都能对房事楼事瞎BB几句,都有可能说到点子上。于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就有点尴尬了。

还有一点,高手在民间。对于那些低调的隐性埋名的手里握着十套八套一二线城市别墅豪宅公寓的,你能说他不是专家嘛?他们才是实战型的专家。他们不需要什么理论支撑,简单的高抛低吸长期持有踏准周期节拍,再加上在融资上的长袖善舞,就足以秒杀无数专家。

因此说,在房地产这块,当专家不好混。出不了名那是必然。出了名反而未必是好事儿。

像北京那位春天派掌门,不也是在去年微博大会上滑了一下铁卢嘛。哎。未必是他的过错,但个案摧毁一个人设的情形不也天天上演嘛。

米蒙也好,宅博士也好,都不能免了大俗。

相关文章

  • 俗你所俗

    俗 是何为 免俗 又为何 俗或不俗 谁为定 哪个更高贵 常态化的俗 如何免 何必免

  • 不想俗,必须俗

    不知道起什么标题,只是想表达一下内心感受。 想想,我也是快毕业一年了,工作快一年半了。去年2月份开始找工作,面试了...

  • 俗了俗了

    今天朋友给我带了据说很好吃的包子 我准备给她包子钱 她说是分享美味给我 瞬间觉得自己俗了 我回了她:我恨你 她笑了

  • 我俗 他的票子,他的位子,他的嫂子,他的逆子,他的偏行女子 都是春药 闻着,都晕 我俗 你就是春药 没有,的

  • 世俗、俗话多有深刻意义,有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修养,一种传承,是宝贵的财富。值得大家去探究其中的智慧! 俗...

  • 参加工作以后,才明白有些话题是不适合搬到台面上来品评的。今天吃了什么饭,吃了几分饱,邻居家又发生了什么趣事以及同事...

  • 一只只蚂蚁, 在城市的巨浪里飘零。 红着眼睛, 张着满是钢刺的手掌。 一个浪头打下, 他们红着眼睛狞笑着! “来吧...

  • 《俗》

    复杂的人性就像妓女一样多情。 我给了你两块遮羞布,一块遮住了我的眼,一块堵住了你的耳。 于是我听着外面那样多的风言...

  • 年少时的声音稚嫩!录出来的情话瑟瑟发抖自己也浑然不觉!那时的义无反顾说起来到让人羡慕!可就算在一起时也显得俗气!一...

  • 我是一俗人 在废弃的煤坑旁 啃着半干的馒头 嚼着酸咸的眼泪 一遍又一遍地 思念着家的味道 我是一俗人 在尘土飞扬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o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