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我们有多重要?
根据统计数据,一般人一生中将有 36% 时间花在睡眠上,一个活到 90 岁的人,单是睡觉就会花掉整整 32 年。
对于“人为什么要睡觉”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而是有修复和能量储存等几十种解释。
认为最有价值的是睡眠会对大脑产生作用的观点。
尤其重要的是,在睡眠状态下,大脑就会开始清除垃圾。
睡眠占了一个人一生1/3的时间,只有改变这1/3,才能影响剩余的2/3。
睡得好,真的很重要。
事实上睡眠,并非以小时计算的一条长长的直线。而是如正弦函数那样不断波动着的周期。
浅睡眠之后便进入深睡眠阶段,此时你很难醒过来。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段,是分泌生长激素,恢复身体机能、恢复活力的关键。
这一整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下来就是90分钟。
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每晚睡4-5个周期,每周为28-35个睡眠周期(每晚5个周期,每周35个周期最为理想)。
首先,固定一个起床时间。
几点入睡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固定的起床时间。
“你的固定起床时间和日出时间相隔越远,你就越背离你的昼夜节律”,有点类似中国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其次,倒推睡眠时间。
比如,确定每天7点固定起床,那么往前倒推5个周期,睡着的时间应该在11点半,那么再根据你入睡的状态调整自己的上床睡觉时间(比11点半提前15-30分钟左右)。
如果你平时习惯于12:00入睡,7:30起床。
偶尔少睡一个周期并没有影响,但必须尽量避免连续 3 天睡眠不足。
睡前洗个热水澡,体温降低时人更容易产生困意
让大脑放空一些,不建议睡前复盘,这样大脑活跃或者产生焦虑更不容易睡着
睡前简单拉伸身体,缓解全身肌肉紧张
调整腹式呼吸,让呼吸变得绵长
除了规划自己的睡眠时间外,睡眠环境也很重要。
最重要的,睡前半小时内,不要接触手机、电脑。
还有,比如在准备睡眠阶段,减少饮食、灯光调暗,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等等,让自己慢慢进入睡眠状态。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睡眠的误区,早睡早起并不比晚睡晚起更好,这跟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节奏有关,但很多人都会“报复性熬夜”,导致自己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不好。
归根结底,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和生活规律哦。
除了晚上睡眠,我们在白天还有两个比较适合小憩的时间点,那就是中午和傍晚。
大概在13:00左右和19:00左右,这也就是一个30分钟或90分钟的小修复周期。
在这两个时间休息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睡眠不要超过30分钟。
也就是让自己还在比较浅度睡眠的状态就醒来,尽量不要让自己在深度睡眠阶段被打断。
超过了30分钟,会让你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除非你睡够90分钟,否则中途打断睡眠,很容易让人头昏脑胀。
有个小技巧: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浅度睡眠时醒来?
一是如果我们在醒来之前,刚好是在做梦,就说明我们完成了完整的睡眠周期;
二是从你醒来后的精神倒推,如果起床没有什么阻力,起床后的精神也很好,也能说明应该是在浅度睡眠时醒来。
另外周末补觉其实并不太好,失去的睡眠是补不回来的,反倒睡得越久人越难受。
每周保持28-35个周期即可。
何时睡、何时起、睡得好不好,远比睡得久重要得多。
不用执着每天睡8小时。
早起后如何保持清醒,专家们也给出了实质建议。
起床15分钟内不要看电子设备,可以先活动活动身体、喝点水、冷水洗脸。
早上一定要吃早餐——咀嚼有助于保持清醒。
尽量选择热一点的食物,帮助身体恢复活力。
我始终觉得不会休息的人,不会工作不会学习。
先从养成良好的作息开始,再来提升学习效率。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天在空调房里睡觉真的是一件太幸福的事情啦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٩(๑^o^๑)۶提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