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项目监控过程域

项目监控过程域

作者: 王小双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21:11 被阅读10次

实施本过程域有两个目标:
1)监控项目状态;
2)一旦项目偏离计划,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项目监控是有前提的,“文档化的项目计划是监督活动、交流状态和采取纠正措施的基础”。没有好的项目计划,项目监督就不可能做得好。

专用实践1.1 监督项目策划参数
本实践就是要对已经策划好的各类参数进行监督。
监督的项目策划参数包括:“测量项目策划参数的实际值,比较实际值与计划中的估计值,以及标识其显著偏离”,即“监督”活动可以分解为3个动作:测量、比较、识偏。
除此之外,本实践监督的内容还包括,“监督所提供的和所使用的资源;监督项目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项目计划中的资源计划和培训计划也是本实践监督的内容。

专用实践1.2 监督承诺
本实践是要对项目计划中标识的承诺进行监督。
这个监督可以通过评审的方式进行,“定期评审承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即监督承诺活动可以和项目的进展评审、阶段评审、里程碑评审结合起来。

专用实践1.3 监督项目风险
本实践是监督项目的风险计划的执行情况。
具体的活动包括:
跟踪已识别的风险,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必要时更新风险参数;
识别是否有新的风险,并进行风险应对规划;
对已经发生的风险执行风险缓解措施,应急措施等。
另外,监督的结果要进行通报,“与利益相关方沟通风险状态”。
沟通包括向利益相关方通报发生概率极高的风险,以及和利益相关方协商风险缓解措施和应急措施。

专用实践1.4 监督数据管理
本实践是监督项目的数据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
“一旦制定了项目数据管理计划,则必须监督对数据的管理”,所以本实践活动的绩效好不好,关键还是看策划做的如何。
监督数据管理活动不仅是看数据是否按计划产生、受控,更重要的是要——“标识并文档化数据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及其影响”。
比如:发现有重要的项目数据迟迟没有纳入数据管理,应评审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并通报给利益相关方。

专用实践1.5 监督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本实践是监督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计划的执行情况。
监督利益相关方活动不仅是简单地记录利益相关方有没有参加他应该参加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标识并文档化利益相关方参与中的重大问题及其影响”。
比如,当发现关键利益相关方不能参与活动时,要评估他对活动的影响程度:如果影响活动的成败,就要延迟活动的进行;如果对活动影响不大,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补救,活动可以在利益相关方缺席的情况下进行。

专用实践1.6 实施进展评审
本实践是为了监督项目进展状态。
“进展评审是为了向利益相关方通报情况而对项目进行的评审。这些项目评审可能是非正式评审,也可能并未在项目计划中明确规定”,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会把项目例会和阶段评审作为实施进展评审的时机。
项目状态要“定期与利益相关方进行交流”。但是,进展评审不一定要求利益相关方参与,有时可以将结果通报给利益相关方,比如项目例会的会议纪要。
“评审收集和分析测量项数据的结果,以控制项目”,这表明实施进展评审的内容是测量分析的结果;而评审的目的是“控制项目”。

专用实践1.7 实施里程碑评审
本实践是在项目重大里程碑处以评审的方式确认项目状态是否完成本里程碑的标的。
和进展评审不同的是,里程碑评审是,“与利益相关方一起进行评审”,因此利益相关方必须参加。
“评审项目的承诺、计划、状态和风险”,里程碑评审更多的是个管理评审,而非技术评审。评审的内容是项目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结果。

专用实践2.1 分析问题
本实践是要求对项目监控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收集的问题之例,如:“实施验证和确认活动所发现的问题;项目策划参数中对项目计划中估计值的显著偏离;尚未满足的承诺;风险状态的重大变化;数据访问、收集、私有或保密问题;利益相关方的代表性或参与问题”。
标准中给出收集问题的例子,包括:
评审缺陷;
测试问题;
工作量、进度、规模等与估计的显著偏离;
需求承诺、设备及人员承诺等因突发状况不能履行;
配置管理问题;
利益相关方未参与活动的问题。
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同样很重要。如果没有分析清楚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即便解决了问题,也有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而且,这一实践积累的数据还要为高成熟度等级的过程域实施做准备,比如原因分析与决定。

专用实践2.2 采取纠正措施
本实践就是要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可能的(纠正)措施之例,如:“修改工作说明;修改需求;修正估计值和计划;重新协商承诺;增加资源;改变过程;修正项目风险”。
标准给出的纠正措施例子不仅包括修改工作产品,还包括重新估计、重新协商、增加资源,甚至修订体系过程文件。手段不唯一。
对于采取的措施要“与利益相关方一起,对要采取的措施进行评审,并取得一致意见”。
对于纠正措施当中的“修正计划;重新协商承诺;增加资源;改变过程”等,在实施进进行评审是很自然的,但对于修改工作产品的纠正措施是否要评审呢?
通常评审或者测试发现的问题数目都很多,如果所有问题的纠正措施都要评审,可能会给项目组带来很大负担,所以可以按照问题严重级别来决定评审的纠正措施。

专用实践2.3 管理纠正措施
本实践就是要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有效性。
通常这个分析可以结合对问题纠正情况的验证来进行。

相关文章

  • 项目监控过程域

    实施本过程域有两个目标:1)监控项目状态;2)一旦项目偏离计划,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项目监控是有前提的,“文档化的项...

  • 项目监控过程域实施要点

    专用目标1 对照计划监督项目专用实践1.1 监督项目策划参数本实践要求对项目策划的主要参数——规模、进度、成本...

  • 共用实践2.8 监督并控制过程

    一如过程域“项目策划”对应“项目监控”,本共用实践与GP2.2也是相互对应。只有做好策划,才能做好监控。 理解了这...

  • GJB5000A - 项目监控过程域

    项目监控过程域【了解项目进展,使得在项目绩效显著偏离计划时,能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标准要求: SP1:对照计划...

  • 监控项目过程

    1.把项目的实际绩效与项目管理计划进行比较。 2.评估项目绩效,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推荐必要的措施。...

  • 话说PMC

    PMC过程域是监控PP的执行,计划什么就监控什么。监控一般分为日常监控(每日)、周监控、月监控与里程碑监控。监控的...

  • 项目管理标准5

    监控过程组 监控过程组包括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与绩效,识别必要的计划变更并启动相应变更的一 组过程。 监控项目...

  • PMP(十三)

    监控项目工作 监控项目工作是跟踪、审查和报告整体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

  • 2020-10-14《人人都是项目经理》14-15章

    (第14章 项目监控——自己要监控自己)项目过程是一个不断磨练多方信赖关系的过程,不是一次交流双方就能无缝配合达到...

  • PMP整体结构

    5大过程组: 启动过程组 规划过程组 执行过程组 监控过程组 收尾过程组 10大知识领域: 项目整合管理 项目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项目监控过程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uz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