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在许多退休人员相聚场合,总能听到老顽童’一词,自己也无意间会蹦出我是“老顽童”之语,莫非退休老人就是老顽童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4208516/1d075245a1321e68.jpg)
何为老顽童?我认为是指人活“耳顺”之年,心回“童年”之时的人。实际上指的是退休老人的一种心态、一种处事方式、一种为人原则,一句话“老顽童”是退休老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于是我自然而然地回忆和总结起自己退休两年来的生活。我最深切的感觉是:退休不是简单的工作结束,实质是一种思维、行为、生活模式的大变革,是人生的又一大转折。
有许多人,从工作岗位退休后,为何总感觉很难适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忘掉工作时曾有的“权力”、“荣誉”、“经历”、“经验”,“恩怨”、“资格”、“人事”等虚荣观,没有摆脱几十年岗位上养成的旧习惯、旧方法、旧思维。
我们说退休,一个“休”字,清楚表明我们余下人生最主要的任务就为“休”,何为“休”?就是生理的调养,思想上修养,心理上疗养,所以这种“休”,又不是简单的一休了之的过程,它更为重要的则是心理调养,是一个静心益智,修身养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由生理退休,向心理退休转变的过程,只有真正转入心理退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
什么又是心理退休呢?我认为,自觉进入“老顽童”的角色,这个“老顽童”角色,按绍兴话说“唔心唔事”,实际就是把握住“我什么也不是”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迅速回归“童年”,实现“休”的目的。
要进入老顽童的角色,关键要把握做好自己的事。天下的事,莫非三种: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三件事。作为退休老人,“休”的目的就是让你身心的放松,行动放缓,思想放开,所以这一切都是自身的事。我们不妨细细品味,退休后无论作休、饮食、起居、旅游、会友等诸多之事基本都是自己可掌控之事,若有不高兴的事,往往是自己与别人有关的事,自己与社会现象有关的事,是日常生活中晴天下雨,严寒酷暑的事,而这一切不高兴的事,绝大多数与自己的心态有直接关系,与自己放不下架子,降不下身段,倚老卖老,好为人师,要表现自己有关,与自己没在思想上真正退休有关,因此要有一名老顽童的样子,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退休,做到“两耳不闻是非事,一心做好“休”字文章”,唯有如此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更好“休”的条件与途径。
要进入老顽童的角色,应有一种“无事以当贵”的童心。这种无事,不是无所事事的混日子,而是力求化繁为简,既省力、省心;这童心,也不是无事生非,而是说不自作聪明,不盛气凌人,不争强好胜,不斤斤计较,不讨子女嫌,是一种追求自己喜欢的简朴,休闲,无为,潇洒的生活,说白了就是以步代车,早寝当富,早饭吃好,中饭吃少,晚饭吃少的简单生活,是一种不与自己较真,不与朋友较真,不与家人较真,不与子女较真,不与社会较真的自在生活,唯为自己身体健康体计较,为家庭和谐生活计较。
要进入老顽童的角色,就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休”法。“休”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生理的调养、精神的修养、心理的富养,这几个“养”字,都要通过自身“四肢五官活动来感受,此种活动就是“玩”,“玩”是实现“休”的唯一媒介与重要途径。我认为退休后心理上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但行动上最忌讳的是随心所欲的不服老。所以退休老人这种“玩”,必须找对适合老顽童特点的玩,老顽童式的“玩”:一要劳逸结合,二应动静结合,三须刚柔相济,因此选对玩法、找对玩伴、落实玩项很重要。以本人退休几年所玩情况我认为:最有利于老年人的玩法是赏心悦目与陶冶情操相结合的玩法:最适合老年人的玩伴是兴趣相同,性格相合的玩伴:最适合老年人的玩项是游山、玩水、读书、品茶、唱歌、垂钓、行善,同时做到作息有序,饮食平衡。
要进入老顽童的角色,就要“装七分糊涂,揣三分清醒”。装七分糊涂是为了不讨人嫌,这“三分清醒”是老人的骨气,因为骨气是做人的根本和力量的源泉,老人也一样。我认为:老年人可以少志气,没傲气,但不可没有精神气!行动可慢,语言可缓,思想不能落伍;穿着更讲究,饭菜不凑合,做人不随意;可听得“骂”,听得怨,但不受“辱”;可以被冷落,可以被孤独,但不受奚落。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骨气和底线,活出自己的精神气来。同时“揣三分清醒”目的是老年人也要经得起任何诱惑,哪怕是千载难逢,梦寐以求的诱惑,也保持这“三分清醒”,尤其在当今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里,一定要保持一份自我省察,始终保持一份自己的骨气,脚不妄走,物不妄收,思不妄想。否则对老年人是伤筋动骨的硬伤,是名誉扫地的致命伤,所以退休后“装七分糊涂,揣三分清醒”是绝对必要的。
要进入老顽童的角色,最根本的是內心的“静”。没有内心的“静”,就没有身心的“休”,一个退休老人,经过六十来个春秋的洗礼,内心本应更稳重、更豁达,更宁“静”。但实际上是极其不容易事!因为内心的“静”,是要以六十几年的“品德”做保证的,品德是人与人的最根本差距,六十几年的人生,我们问心或多或少会有些“内疚”,内疚这是一种良心发现,是一时无意的过失,或盛怒之失后的猛撞,这种“内疚”偶尔想起也会让人沉思许久;但若心中有“鬼”,则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害人行为,是人心扭曲的卑鄙手段,是一种缺德所致,因心鬼作祟,作孽必多,所以半夜怕敲门,白日怕警笛,由此内心思虑妄生,终将无“静”可言,也就失去了做好自己事的信心,丢失了保持“无事”心态的能力,丧失了做人的“滋味”,就永无宁日,何谈“休”字。
我始终认为,人活一生,什么年龄段,就应该有什么样子,读书时就该有个学生的样子;工作时就该有工人的样子;退休就应有个老人样子,老顽童就是我退休的样子即——有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