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100本书、完成上述各课作业,本来是目的导向型非常明确的,给我们N多同学完成蛮大压力吧。心想,每次就没头没尾地整点自己私人的A1A2发出来,似乎对不起简书平台和无意中点进来的过路看官吧?虽然老师不点评,也不是之前的精深营,不过谁说不能尝试构建知识体系呢,正好内容完全匹配之前的训练营啊。
不如切换频道,带上“真宝宝”的“好奇心”一起来集思广益还能怎么游戏化吧:
1.一课两练、三练的作业,是否可以切分成俩主题?跟其他课相近内容连接?比如《只要倾听》里的“从交易到交心”和《别独自用餐》里的“职业发展未雨绸缪”;还有@崔律老师提及《思考力》“抓住风筝的线”和《零秒思考》,甚至与《象与骑象人》可否相融?
2.我加入一个“御书房”的社群要求每天打卡发布,我干脆把100本书的拆解整理成卡片式保存,岂不两全其美?反正二者的目的都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而且阅读卡片几经更迭,有涉及RIA,也是自己反复重复复盘的有利记录。
3.如果一个知识点,有附上拆页图片,作业内容,有100本甚至以外的出处、辅材,连缀成文,尽管篇幅短小,让读者至少看过有哪怕一丝丝收获,更明白我在运用啥原理?岂不妙哉!
4.把100本书每堂课赚回三倍的钱,为了强化“逻辑、沟通、关系”三大核心能力,既当RIA训练营、又作为领拆修炼取经之路?
5.每个作业是不是起个特别点的:序号不管怎样直接对应流水序号、题目弄个关键词或者短语、要便于事后复习检索、很容易记起文中知识点、还能整齐划一打个人品牌,是不是特别耍酷呢?
6.有些知识点一时没法激活自己的经验或者催化后续应用,以及可能拓展不了其他补充,不妨留白,用大脑的潜意识帮助你。简书作业审核门槛很低,又不是无关人随时进来,所以你发的不完整一般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
风吹铃动|暂舍“目的”独辟蹊径 “好奇”绕道柳暗花明〔100本书作业No.16〕好奇心导向型的例子:
1.上小班的儿子要交作业制作一本个人相册,说是秋天时节记录他早起、午休、晚睡整个全天活动的,本来就是增进亲子陪伴,随便玩玩的,后来竟能诞生一本他马上四周岁的成长纪念册,算是计划外收获吧。
2.老板当初因为求人墨宝,结识书法家,好奇自己年近六旬有没可能学毛笔字;后经人介绍拜师入门,再后来一群人雅集凑一块讨论参展;马来西亚那次观展期间,心想照这么个规模和策划,自己完全有实力独办嘛;加上作为性情中人来来回回竟也结识了不少人脉,新加坡“翰墨缘”这次首展居然成了;最后说对外不能没有排面啊,又二话不说先后投资、选址筹办了浙美书画院和钱江国际美术馆,就这样,从企业家华丽跨界,今年杭州G20,抓住契机完成了22国世界美术展盛宴,荣获杭州市文管新局、文联等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在这个历史人文享誉世界、知名美术馆、美院众多的天堂之城,短短几年能创出响亮的牌子,给退休生活增添无限乐趣,这不就是活生生一个“好奇心”案例吗?
文末附个彩蛋:
我从《六顶思考帽》作者另一本《六个思考框》一书得知:3M便利贴(也即拆书帮的法器之便签纸)的偶然发明,正是一个有“目的”的人和一个“好奇”的人二者凑到一块蹦出来的火花。
图片来自搜狗截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