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误会了多少人?

作者: 币布斯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19:38 被阅读0次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

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

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

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

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

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你是否又觉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的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需要又是什么呢?

你曾经多少次误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相关文章

  • 我们曾经误会了多少人?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

  • 我们曾经了多少人的曾经

    我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半个学期换了八次同桌,同学们都说我疯了,但实际上我不是疯了,我是觉得,班主任要是不给我换座位我也...

  • 因为认知盲维,我们误会了多少人,又被多少人所误解?由此我们又错过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因为认知盲维导致成了陌路人? 我...

  • 风景依旧在故人换容颜

    走过多少路才学会了回头?见了多少人才能知道牵绊?看过多少风景才明白那些回不去的过去正是我们曾经期盼的未来?我们还要...

  • 我们曾经了多少人的曾经2

    于是就这样,我第一次换位就这样过去了,再见到小玉的时候,她依旧还是和她同桌一块,形影不离的,然后上课的时候,也偶然...

  • 一条语音,能包含多少感情

    有多少人教会了爸妈发语音,却忘了给他们发语音 有多少人教会了爸妈逛朋友圈,却屏蔽了他们最想看到的 有多少人教会了爸...

  • 时光之外的想象

    一旦投入生活,多少人不自不觉地被现实无情地磨平了棱角。学会了圆滑,学会了随波逐流;自己曾经美好的向往抛进了时光的洪...

  • 曾经软弱的我们,学会了冰冷

    和朋友们一起看电影。 电影里杨洋演的主角死了,她们哭了。 唐山大地震里,妈妈在姐姐和弟弟的生命中无法选择时,她们哭...

  • 最美不过相逢

    风铃渡口初相见,一见杨过误终身。 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感慨,又有多少人感受过这样的遗憾。

  • 曾经看过的韩剧教会了我们什么

    而立之年的我,在一个城市最美的季节的午后回想自己从豆蔻(13岁),及笄(15岁)碧玉(16岁)桃李(20岁)花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曾经误会了多少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yh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