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同样在人身上也一样,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经常做一件事,失败而产生挫折。如果没有得到心理疏导,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最后可能产生不做选择,以保护自己。
在人的童年时代便会形成,这便尤其需要父母和小学老师的重要性。在人的儿童时期,做一些事,如果经常受到打击,责骂。可能心里上便产生挫败,逃避。如果孩子性格内向,情况会更严重。
我自己本身便是如此,在我的青少年时期,逃避选择,害怕竞争。以此保护自己的全能自我状态。为此我付出大概十年的时间自我疗愈。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坚持我的孩子活出他自己。让他感到他的努力我都能看到。
如何避免习得性无助?
最重要的我觉得要让孩子感觉:你的努力,我都能看到
其次,便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做事。在此过程中产生自信。
孩子:愿你的人生充满自信、活力,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