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第四期“真爱之声”线上家长会照例吸引了十多万家长在线,听上海建平中学副校长郑朝晖和真爱梦想理事长潘江雪对谈,他俩围绕帮家长克服焦虑、让孩子建立长效学习动机两个角度,谈了一个小时。
郑校长是上海语文特级教师,又是华东师大兼职副教授,功底深,实际操作强,讲解表达都很到位,和潘老师男女搭配,相得益彰。今天家长会纵贯始终的一个关键词是“习得性无助”,它是大多数焦虑和抑郁困扰的起源。因为孤陋,第一次听到,允许我引述一下豆瓣上一个帖子里对它的解释。
“一直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信号音一响,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已经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相反,它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极端环境带来的应激反应,会让人们相信“尝试是无望的”;失败的家庭教育下,例如过度管教、过度溺爱,同样会让离开这样家庭环境的孩子倍感无助。
习得性无助会让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付出的努力与最终的结果无关,接下去就会产生抑郁。
一个人经历了失败或挫折,会做出自己的解释,推论成因,这就是归因。在“习得性无助”者看来,失败都是自己造成的、普遍存在而且永远不会改变,他们看不到失败的原因有时候在外部环境、有限范围、一时挫败。
无助感不加以疏导,就会发展成无望感,让一个人对未来产生消极预期,长期丧。这就好比目睹父母婚姻困难的孩子,即使从未经历过恋情,也会有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得到圆满的感情。对尝试和努力的放弃又可能使坏的危险的预期成真,导致恶性循环。
Simkin、Lederer与Seligman的研究曾经发现,人类会出现“抱团性无助”,其中一个例子是弥漫中国家长中的、被各种商业机构多次贩卖的“焦虑”。中国繁荣的课外培训市场就是植根在家长们的“抱团性无助”中。
对“习得性无助”患者,心理咨询师往往用归因训练和认知干预来介入:
1. 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即,我们是不是错误地提前将自己判了死刑?并将一时的困难夸张成永久的困境?
2. 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3. 先着眼于完成小的任务,做些“微小的抵抗”。
大多数“习得性无助”患者,如果能学着把一个个大的、虚无缥缈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小目标,就能够积累完成的乐趣,挣脱彷徨无助。
另外,今晚家长会上,郑校长说:
1) 学习不代表一定要营造纯净的环境,适当的家务、嘈杂,有利于学习提升。
2) 真正优越的家庭环境不是大号的学区房,而是充足的安全感。
“孩子们最重要的学习动力来自信任,而不是来自恐吓和交换。” 郑老师说。“长期有效的学习动力要建立在安全感上,切实倾听,把真实的世界带到孩子面前,真实地指导,然后走开。”
家校互动中,家长要相信学校。家庭和学校强化沟通理解,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形成合力,对教育的有效性很重要。
信任、理解、合力之下,孩子和我们才能停止放弃,从小目标限时入手,克服无助,不再沉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