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两个截图是昨天妈妈们在爽妈英语启蒙课堂里的一部分聊天记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只因为内容戳中了爽妈的心窝,爽妈必须要唠叨几句。
社群聊天 社群聊天对了,大家看到了,今天爽妈要和大家探讨的就是家庭教育,即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问题。
还记得曾经和老师,还有孩子们在学校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国家学校的教育把孩子管得那么死,课间休息,午休规划,午饭秩序,课堂纪律等等,都把孩子限制的死死的,怎么就不能像国外的学校教育一样,宽松,自由,最大限度的释放孩子的天性呢?
讨论来,争论去,最后大家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
就拿美国来说,我们很羡慕人家学校的制度,学生可以自由的出入教室,可以随意的围坐在桌旁听老师讲课,可以喝着咖啡看着书,可以在校园里开着手机听着歌......,总之,就是各种自由,各种随性,各种舒坦。
但你没有看到是,每节课间短暂的时间内,学生迅速到自己的整理箱换取下一门课程的资料,然后飞奔到离自己千米以外的教室上课,为了不迟到甚至连厕所都不会去。
你没有看到的是课堂上大家认真讨论和学习的热情,而忘记喝哪怕一口水。
你没有看到是他们餐桌上的各种规定和礼节,简直让我们汗颜......
为什么美国的学校教育能做到这样的自由,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都自律,自爱和自强。
关键得益于孩子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受宗教信仰的约束和指导,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从小对孩子自律,自爱和自强品质的培养也格外严格。
他们很注重对孩子体格,认知,语言和情操方面的培养, 而且将这种培养视为己任,不推脱他人,既不寄托于孩子的祖父母,也不依赖于社会的帮助和教育,而是完全由孩子的父母来完成。
我们总是会看到来自美国家庭的各种家规家训,比如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的家训,其核心就是从小告诉孩子,能给人一生带来幸福的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此中国“富不过三代”的老说法在人家那里根本就自欺欺人,为什么连续几代人都可以做到富而不傲,富而不骄,这与洛克菲勒家族的家庭教育是绝对分不开的。
曾经看过“超级保姆”节目的人都应该了解,美国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立规矩和守规矩,不守规矩和规则,就要受到惩罚,而接受惩罚时,孩子也都比较平静,而且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此自律。
曾经有一次,看到美国的妈妈因为老大没有完成当天自己该承担的家务劳动,而惩罚孩子收拾自己整个房间的过程,虽然孩子受到惩罚有些怨气,但也尽力的完成了自己的家务。
事后妈妈的关怀和心理疏导更是打消了孩子心中仅有的一点点怨气和不快,让孩子既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感受到了需要承担的后果,又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了事实,并以后自律。
这就是家庭教育最平常也是最核心的体现。
再看看欧洲国家,虽然他们的早教和日托机构都比较成熟和规范,但是很多父母还是会选择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在家庭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他们很少会把孩子送到什么思维训练,大脑开发,语言训练的培训班,而是会尽可能的和孩子互动游戏,共同探索,亲子共读和交流等。把家庭教育和自己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重担勇敢挑起。
但就亲子共读这一项,美国和欧洲国家就远远领先于我们国家,2016年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56%家有0-2岁幼儿的家长,能够坚持每周共读5-7天,而家有3-5岁孩子的家长,能坚持这个频率的比例是62%,试问一下,我们中国的家庭有多少能做到这个比例?
意识强的父母可能还会给孩子读一读绘本,无意识的父母干脆把孩子的亲子共读时间抛在脑后,再有一些会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到什么绘本馆啊,绘本体验室,早教绘本阅读啊等地方,将自己抽身事外。
再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国内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情况,以孩子为家庭中心的比比皆是,几乎无一幸免,所有一大家子人都围着孩子转,衣食起居照顾得不能再周全,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却非常大。
把孩子全权交给老人带,好一点的让老人在身边带,差一点的直接由老人带回老家照看,一天或一年看见孩子的时间都有限,还谈什么家庭教育,亲子共读。
依赖各种早教班,培训班训练孩子的思维,语言,大脑,培养孩子的性格,爱好和秉性,殊不知能给予孩子最好启蒙和教育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每日相处,而不是将早教机构和培训班妖魔化。
前几天爽妈和外国朋友还聊起中国早教和培训班费用的天价数字,朋友非常惊讶,同样也很费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放心的交给社会上的教育机构,而不是父母自己的身体力行。
就拿英语启蒙这件事来说,很多人上来就问爽妈,该给孩子报什么培训班啊,哪个机构好点啊,是不是该给孩子请外教啊,没有几个人问爽妈,我怎么学学,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启蒙认知,然后给孩子好好做英语启蒙,和孩子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啊。
殊不知在英语启蒙的初期,父母的参与和作用才是最大的,父母和孩子的各种英语启蒙互动也是所有方法中最高效,最快乐的,试想一下,你和孩子一边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一边唱着猫抓老鼠的英语歌谣,孩子能记不住猫和老师的英语说法才怪。
有妈妈说,我不懂英语啊,语音发音也不好,全是哑巴英语,怎么给孩子启蒙啊,那好了,爽妈手把手带着你学啊,教你发音啊,就幼儿英语启蒙那点事,你说一个成人学不好,怎么可能,除非你没有下功夫,或者干脆就没有和孩子一起学习这个心思。
为什么有的妈妈听完讲座,直接扔下一句“我好好跟着你学,自己也能学学英语,和孩子一起启蒙,拜托了”,爽妈看到这样的留言后多有压力和动力,应该可想而知了。
还有个妈妈和爽妈聊天,五岁的儿子英语水平很好,幼儿园每天都有外教课,也在外面上培训班,总是鄙夷的问妈妈这个用英语怎么说,妈妈也总是汗颜,无言以对。听完爽妈的讲座,认识到自己也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否则会被孩子越落越多,最终就会渐渐地无话可谈,因为没有共同的话题啊。
爽妈班里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很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妈妈就会买来各种孩子感兴趣的武侠小说和孩子一起阅读,有时为了保证书里内容的健康程度,妈妈会提前甚至熬夜把要给孩子看的书先看完,然后甄选出适合孩子读的书籍。
孩子阅读量非常大,妈妈的阅读量也不亚于儿子,两人经常会就书中的一个情节或一个片段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彼此有互补认同,但这又何方,妈妈对书籍的态度影响着孩子,孩子对书籍的热爱也督促着妈妈。
虽然到了青春叛逆期,但母子俩仍然有话可谈,有事可聊,总比那些你问什么,他来句“说了你也不懂”来的强吧。
所以要想让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首先父母要先做好表率,要想让孩子坚持做好某件事情,父母就要先和孩子一起坚持做下去,要想一直和孩子同步,与孩子有话可谈,那就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只有这样,亲子关系才能一直融洽,孩子的进步才能持久,父母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才能显现,长大后,孩子也才能顺利的度过叛逆期和青春期。
所以,不要将对孩子的教育推给任何其他一方,父母自己的责任就要自己承担起来,名声再大的早教机构,专业素质再高的指导老师,也不及父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
让自己先强大起来,成长起来,孩子才能在你的引领下动起来,成长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