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旦,我约好午餐的地点,说好和我爸妈一起吃个饭,这也是我们家传统,逢年过节必须一起吃个饭庆祝。我儿子却提出抗议,说他还有很多事,不想去。我头脑中一下子冒出来判断,“这样太不懂事了,我儿子怎么能这样”。我爸妈年纪大了,活动不像以前那么方便,现在他们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但他们表达过很多次想要多和我们交流,今天元旦的午餐他们肯定很重视,前两天就打电话来让订好饭店。儿子的态度让我很生气,心里想自己不珍惜时间,现在要和家庭团聚倒想起节约时间了。
“我的儿子应该知道安排好时间,减少游戏,投入到学习和陪伴家人上面。”—这就是我对儿子的预设。如果这样就好了。等一下,停!摘下这个玫瑰色眼镜,我看到了什么?
儿子说,我本来想按照我自己的节奏来,你们打乱了我的节奏!为什么每次都要这样吃饭?
我检查了我自己的内心,好吧,对于出去吃饭这件事,也是感到一些无聊,一家人出去吃个饭,交流其实也不多,吃饭仪式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个节日的交代吗?对于儿子的节奏,我们确实不想干预太多,因为实际上起到的作用真的很小,催促他用功多半是碎碎念而已。
这样一番思考,对于整件事情,有了不同的感应度。原来对于一件事,是没有弹性的感知的,我的原则和预设就像一个透明的墙,不用感知,不用思考,只要把事情往上面套就行了。现在,事情是立体的,过程是可感知的了,反应也是根据感知来做出的了。
原来,我认为我一直在推动着周围的世界向我希望的方向变化,而没发现,我的头脑其实已经把周围的世界预设了。预设我有一双智慧通达的父母,预设有个浪漫而能干的伴侣,预设有个懂事出色的孩子,预设有个勤奋成熟的工作团队,甚至预设出门遇贵人,遇到的每个人都善解人意,知书达礼。
这不就是我们在新年祝福时说的“万事如意”吗?
一切在预想中都带着玫瑰色的光芒,希望一切能够像这样的发生。然而,活过这么多个新年,不得不看到玫瑰色的预设下面,真实的世界,不全是我喜欢的颜色,甚至这里一个坑,那里一个疤。而我,一直就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着,戴着玫瑰色的眼镜,拒绝着那些坑那些疤,心里喊着,这不是真的,这不是我的,这只是意外,老天一定是弄错了……
想起多年前看过亦舒的一本小说,小说的女主角是个中学老师,有一次跟她的学生讲,人生不是完美的,被学生的家长责怪,说她不该这样教孩子。女主角问家长,那你认为人生是完美的吗?家长叹口气说,是不完美,但这样对孩子讲太残酷了。当时的小说很少有这样的,一般都是写如何正能量的主题,因此那时看小说的我,认为这个老师心理是不是太阴暗了。现在回过头再看,亦舒只是看透了生活的本相,通过小说写了出来。
看看周围的朋友,如果以我的完美标准为尺去衡量的话,恐怕没有几个能达到完美,即使我看到的完美,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完美。
说到这里,好像很负面,但其实不然。
我们在每次产生烦恼的时候,其实心里都是有声音的,他应该好好说话啊,她应该体谅我啊,为什么事与愿违呢…正所谓烦恼不是外界事物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产生的,我们烦恼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为什么人物没有跟着自己心里写好的人生剧本一样表现,事情没有跟剧本中一样发生。对他人的指责,埋怨往往是出于此。我的排斥心就很想把不想发生的那些统统去掉,只保留那些如愿的玫瑰色。
而排斥心会阻挡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
玫瑰色再美好,那不是真的,而且虚假会阻挡看到真实,从而解决问题,而不是争吵升级。排斥并不是真的把问题给赶走了,心底知道,还在。
到真实世界里吧,让世界如是,而非如愿。
欢迎来到真实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