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到丽江(上)

作者: 学上嘉双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12:02 被阅读0次

    从昆明到丽江有五百零五公里。我们去时走了两天,回来时只用了六小时。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去的时候,边走边看,沿途旅行,回来的时候只顾赶路,要乘飞机回成都。云南地处亚热带地区的云贵高原上,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这些地方,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各种风土人情迥异,值得观览了解。

    二〇〇八年一月十八日中午十一时半,我们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乘飞机飞往云南省的昆明市,一个小时零三十五分钟后,到达了昆明机场。大白天坐飞机,时间又不长,就从一个省到了另一个省,这也显得太容易了,有些像到邻居家串门一样。这在平时,简直难以想象。可见这高科技的神奇,的确让人瞠目结舌!

    这天天气晴朗,上飞机时一直都是明晃晃的太阳,直到飞机飞上天空,依然是晴空万里。这时,我的好奇心来了。心想,外面的天空万里无云,下面的大好河山肯定是一览无余。等飞机飞了一会儿后,就心血来潮想看看,飞机是怎么从四川盆地飞到云贵高原的。

    想到这里,我就不自觉地往窗外看,结果惊讶地发现,下面并非有山川大地,而是和天空一样,依然是蓝色。这是怎么回事呢?也许是飞机飞得太高,已经把飞机与地面的距离间,通过光的散射与天空颜色融为了一体。

    此时,飞机的飞行已经没有了参照物,感觉就像被固定在天空的某一点。如果不是偶尔有一点抖动,根本就感觉不到飞机在行走。我真希望我见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情况,而只是一种幻觉。但是,这不是一个幻觉,飞机在天空没有空气的阻力,就是这样。当然,飞机动没动,飞行员心里很清楚,我们不必去操那份闲心。

    云南民族村的风采

    我们终于到了昆明。刚下飞机,就到云南民族村去游览。民族村位于昆明市的西南郊,著名的滇池就在它的旁边。它的主大门是一组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顶上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有力的大字,正中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的蒸蒸日上和兴旺发达。大门前是宽阔平坦的广场,草坪上塑造了一组白象群雕,意寓着浓重欢迎的“群相迎宾”。

    云南省共有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它们是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其中,傣族、哈尼族、白族、佤族,是云南省绝无仅有的民族。

    民族村里的布局,大体是以“村寨”的形式,采用复原陈列的方式,原汁原味地把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风俗习惯展示给游客。走进村寨,看见的是不同风格的竹楼。它们星罗棋布,水陆交错,清新淡雅,意境深远。在这些竹楼间,有绿荫小径,有亭阁回廊,有拱桥石阶。它们相衔相接,最终与滇池湖畔的大道首尾相顾,构成一幅有始有终的活的画卷。

    通过这些立体化的展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云南省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风格,以及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等,也使我们看见了一个多民族省份光彩夺目、璀璨多姿的一面,这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各民族必然走向大融合和大团结的趋势。

    在各村寨里,除了能亲眼观览各民族的房屋居住特点,还能观赏各民族的服饰、风俗,同时还能通过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来了解各少数民族的特点。特别是各少数民族的节日,最能反应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与理想追求。像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都各自反应了在大自然面前勤劳勇敢的求生能力。

    村寨里的建筑风格,对各民族来说都有所不同。白族居住的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严密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不逊于江南园林与北国豪宅,一直为海内外建筑界所关注。彝族村中的“与天相通”广场,上面有一神秘太阳历柱子,下面是与地相接的红色掌房,显示了这个民族的古老原始文明。

    在村寨的建设中,其构思与布局,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基诺族竹木草顶的大公房,告诉我们社会形态变迁的历史;拉祜族葫芦创世神话,使我们明白了“乾坤奥妙在大葫芦中”的哲理,而纳西族神奇多彩的东巴文化,则让我们听到了从远古走到现在的清晰脚步声!

    在村寨的建设中,有一种两层竹楼,看似平常,实则隐藏着一个民族的故事。这是纳西族人的习俗,就是在楼上,始终把房屋背后的窗口打开,仿佛是故意让“贼”进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纳西族人是母系氏族社会,以女人来主宰这个世界。他们没有明确的婚姻固定模式,而是采取“走婚制”,那个窗口是留给自己喜欢的男子深夜来相会的。

    九乡溶洞的神田

    我们在昆明住了一夜。第二天,就去游览九乡溶洞,据说那里有一种稀奇古怪的“神田”。究竟是怎么回事?待我们看看就明白了。那里位于云南省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距昆明九十公里。这是云南新兴起来的,以溶洞为主体,洞外有山水峡谷、民族风情、人文景观,洞内有各种神奇造型的溶岩风景区。

    我们坐车从昆明出发,一直往东,就到了九乡。这里有一个高高的牌坊式的大门,由八根柱子撑起的奇特式造型。最上面是一个尖塔似的棱形锥体,然后由三层方形横梁错层重叠作为基座,上写“九乡风景区”几个字。在这几个字上方,还有彝族和回族的文字。这个大门是修在峡谷的边沿。没有进去,根本不知道内情。

    原来,进大门后没走几步,就到了峡谷边沿,这在大门外,根本看不出来。进了大门,沿着一连串往下走的台阶。这时才发现,要去的地方,是往一个峡谷的岩壁上直接下去。当走到半山腰时,前面的路开始分岔。我们选择的是往东边走,也就是太阳出来的方向。但是,没走多远,就进入了一个隧道,而且发现这是一个地府。

    原来,里面还很宽,居然有一个大厅。大厅很大,长宽跨度有上百米。仔细一看,大厅内地板居然是一个巨大的岩石,高台可做戏台,下面那层可做观众席。也就是在一个平坦的岩石上,摆了很多凳子,可以看台上表演的节目。岩壁做的天花板也很高,不亚于一般电影院的高度。这个大厅叫雄狮大厅,

    与广西的溶洞相比,这里好像又是另一种景象。溶洞不光高大而宽敞,而且还层次很多,并上下贯通,就像天然形成的楼房。更其神妙的是,里面岩石的造型,很多地方都像云南当地山坡上一层层的梯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呢?

    根据科学分析,这是溶洞内“钟乳凝石”过程的结果造成。由于地下水流是片状,它沿着洞壁斜坡向下流动,遇到阻挡时,水动力的条件就发生了变化,水中二氧化碳气体就逸出,与岩石形成碳酸钙,之后慢慢堆积自筑成坝,这样就形成了梯田似的边石坝群。这就是钟乳凝石的形成过程。它的造型被称为“神田”。

    关于“神田”这个雅号,早在三百年前,徐霞客就在他的游记里记载过,并把它命名为“神仙田”。言外之意,这不是人造的梯田,而是神仙的作用,所以叫它“神田”。今天,在各种灯光照射下,那错落有致的钟乳凝石现状,其造型太像云南、广西山区那些一层层的梯田,真是“神仙”的手笔,神奇的杰作!

    游完整个溶洞后发现,这是一个多层的洞穴,自上而下可分为四层。这种现象是地壳间歇式抬升、地下水位随着它间歇式下降而形成的。每一次地壳抬升或地下水位下降,都会造就一层溶洞。

    从地表往下数是第一层,主要有溶蚀漏斗、竖井及规模较小的水平溶洞。洞内钟乳石等钙华沉淀并不多,所以看见都是一般的地貌现象。这里这种现象,是因为形成的年代早,钙华已遭受再次溶蚀和风化,所以景观价值不大。

    往下是第二层,其高出现代河床五十余米,洞内无积水,但有少量淌水。这一层有溶洞三十多个,形态复杂多样。有沿岩层发育的扁平状倾斜大厅,有沿垂直状发育的窄高峡谷形甬道,有沿交叉裂隙发育的宽大深邃的复合大厅,以及由它们组成的交织溶洞。

    再往下是第三层,它高出现河床十米到三十米之间,有溶洞三十多个,形态以水平溶洞为主,亦有倾斜式或台阶式溶洞,常与下一层洞相通,其钙华景观也呈多样。

    最后是第四层,分布大体与现代河床高呈一致或略高于河床。通常是在上层溶洞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成、由于与二三层洞相通,从而形成高差达几十米的大瀑布。该层溶洞的构成,目前以暗河道为主,不通过坐船难以进入。

    这样看来,有观览价值的,是在二三层。

    看完了溶洞,我们从深谷坐索道走了回来。这个索道的起点在深谷。我们就像坐飞机似的,经过一大片山林,一两分钟后,就从深谷升到了另一个山头。当我们走出索道服务大厅,才发现原来不远处,正是大门外那个宽敞的广场。

    楚雄的彝人古镇

    从九乡回到昆明,已经是下午两点钟,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去西边的路。这里沿途有楚雄的彝人古镇、大理的洱海和丽江的古城以及高耸的玉龙雪山。从昆明到楚雄有一百四十八公里,我们坐了三小时的车,在下午五点钟左右,到达了楚雄。今天就准备在这里歇脚,明天再继续西行。

    楚雄地处云南省的中部,素有“省垣屏障、滇中走廊、川滇通道、迤西咽喉”之称,是昆明通往滇西、滇西北的连接点。从这里一直往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大理的洱海、丽江的古城、香格里拉的雪山和腾冲的热海,也是云南进入四川的北大门,在它的正北面,就是著名的攀枝花市。

    楚雄市的行政级别是一个地区的区府,其全称为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它下辖十七个县,著名的远古人类化石元谋人,距今已经一百七十万年,就发现在这里的元谋县。在楚雄市,新修了一个古镇,称为“彝人古镇”。彝人有没有这样一个古镇,已经无从查考,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修得非常漂亮。

    当我们到达古镇时,高高的牌楼耸立在大路当空,上有“彝人古镇”四个字。看看古镇的景象,就像水中洗过的萝卜,非常的干净。古镇的风格清丽素雅,楼台亭阁,青瓦白墙,有中国江南的情调。但楼房里空荡荡的,大街上也没有一个人,这显然是新修后不久,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被带进了一个院子,里面遍地都是割倒的青草。然后又被带进房屋,水泥地板上,也是撒了一地青草。于是,有人就调侃说,到牛圈里了。原来,我们是被带到这里来用餐,许多人对撒了一地的青草心里很不舒服,认为是进了牲畜居住的地方。在牛圈里接待客人,这算怎么回事呢?

    但是,大家是敢怒不敢言。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云南已经相隔千里,少数民族众多,谁知道他们的风俗是怎么回事?同样一种做法,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解释,这也纯属正常。但愿这里的人们知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可是圣人之言,相信他们不会有轻侮我们的意思。

    说到这个崭新的古镇,彝人是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这样的古镇吗?一看楚雄古镇的这个布局,就知道这是高人的创造。首先,他考虑到楚雄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人流很多,如果不在这里开发一项旅游,那将是一个伟大的遗憾!于是,就“凭空”造了一座古镇出来,供游客们观览。这种情况,可能存在。

    云南真正的古镇,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游客并不是太清楚。以前在我们的印象中,云南省属于偏远的少数民族省份,经济欠发达,铁路有限,茶马古道倒是不少,哪儿会有江南水乡似的古镇?也许我们是孤陋寡闻吧,但愿这里是把曾有的古镇风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展示了出来。

    晚饭后,当夕阳已经落山,街中央广场却燃起了篝火。接着,节奏轻快的音乐响起,一群彝族女青年马上跑了过来,有的还栓着围腰也不顾了。她们围着篝火,随着音乐的节奏,马上进入了舞圈,相当娴熟地跳起来。但这种舞蹈很简单,舞姿并不多,就是双手叉腰,脚步随着音乐不停地交换移动。听见这种音乐,看见这些舞姿,还是能感受到当地彝人的含蓄激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昆明到丽江(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fi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