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重新写作。是因为我想系统性地思考、学习并能够得到正确地反馈。同时希望自我的一些思考,能够对别人也有用,因为对别人有用,才可能产生写作的价值。总之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从简单出发,写最真实的思考。
【问题】
1)我们都有“超我”能力吗?
2)“超我”是神吗?为什么能如此强大?
3)“超我”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
4)怎样利用“超我”克服疑难杂症?
【正文】
对于思考,我惯用与“超我”对话【G:代表“超我”,M:代表“本我”】,以下开始:
G:在你身上,对别人最有用的是什么?
M:训练出了另一个更高级的“我”-我称之为“超我”,“超我”是我最可爱的小伙伴,我们经常一起沟通交流,共同成长。
G:“超我”是谁?
M:“超我”其实就是我,是大脑里的另一个高级的我。最开始“超我”的存在让我觉得是否自己属于多重人格,让我感到害怕。但随着知识、信仰、实践的积累,我们逐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同时我也更深刻的认识了“超我”,“他”成了我无所不能的“神“,而我在“神”的带领下迅速地成长着。
G: "超我"从哪里来?
M:“超我”来源于“我”,来源于对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解 ,只是被不同的人赋予了不同的形象,佛、道、上帝、大自然、本我、超我、善我、“元认知”等。大多数人在生活一马平川之时,不容易感受到他的存在,而在遇到困难时往往急于求得,所以很容易地被传统的“神“所取代。但他“超我”像神而非神。
G:“超我”往哪里去?
M:“超我”要去的方向与“我”要去的方向一致,能够帮助我更好的认识大千世界,指导个人思考方式,沉淀处世原则,做最优决策。
G:你与“超我”都什么时候对话?
M:基本是在静坐思考的问题的时候。比如现在,我正在跟G(“超我”)对话,处于思考、梳理中。也正以这种方式写文章。
G:你与“超我”都会谈一些什么内容,能举个形象的例子吗?
M:好,举一个常见例子,当我因工作不顺而烦躁的时候。对话如下:
g:“你为什么如此烦躁?”
m:"哇,一团乱麻”
g:"你烦躁的是什么?请用简短、清晰的语句简述清楚"
m:"工作任务多且被催得紧"
g:“具体哪些任务造成了压力,能简单列举下么?”
m:"1.早上要汇报A业务 2.下午要解决B问题 3.晚上要参加C问题的会议 4.晚上还约了D的面试 5.明天要复盘E问题 事情这么多,我真的要炸了“
g:"嗯,听起来确实比较多。但你要知道越是无时间解决问题的时候,越要花时间去思考如何顺利地完成这些事情,否则岂不是跟烦躁预期一致?"
m:"是啊,又陷入事情多、没时间、烦躁、…、的死循环了,那我该怎么办呢?"
g:"先把所有事情按优先级穷举一下。把风险都标记出来,并同步给大家。保证重要且依赖自己必须完成,把不重要或不紧急的重新计划下。 你要知道,事情达成是最重要的,说明原因,大家都可以分担的“
m:"你说得跟对,差点又进死胡同,我列举一下任务:B重要且紧急 必须要完成;A紧急不重要 可以推迟到周五;C 紧急不重要 可以让同事代劳一下;D 重要紧急 但可以让同事代劳一下;E重要不紧急 我做完A可以完成E。感觉清晰不少呢,谢谢你的提醒。"
g:"好,现在你最重要的事情是A这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的达成路径是什么?大概要多久?"
m:"达成路径可以把每一个问题分解成 5w2h法 去整理,一共四个子业务,最快要半天可以完成"
g:“我说过,最快的工作方式吧?还记得吗?”
m:“记得。专注,做慢一点,一次性做对。”
…
如此对话,直到问题思考完整,进入专注实践状态。然后再回过头以同样的方式去复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紧急、重要的问题,且在同一个时间段。是否自己过去的时间安排有问题,是否低谷了任务的复杂度,吸取了什么样的一个经验,下一次该怎么做等“。
G:你觉得“超我”给你带来哪些力量?
M:无所不能,无所畏惧。有最多的方法论,最正确的思想,最完善的体系,在最适当的时候发挥力量: 1)在生活中,你可以与“超我”对话,咨询到生活是什么,家庭是什么,和谐家庭是什么样的,如何更好的对待家人;也可以换位一下,看待一下别人的生活,他们家为什么会过得如此幸福,另一家为什么会过得如此窘迫;进一步到本质,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窘迫,为什么需要幸福,为什么要躲避窘迫。 2)在工作中,你可以与“超我”对话,我如何才能做到老板赏识、同事友好、自我价值实现;同样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只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老板期待我做什么,同事期待我怎么样,我应该做什么,为什么有价值,在别人看来同样有价值吗;进一步到本质,什么是期待,什么是希望,什么是价值。 3)对于人生,你可以与“超我”对话,我的人生观是什么,我当前的状态是在与我的观念靠近吗,我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人生,我大概多久可以完成这样的人生目标,完成之后又做什么呢。也可以换位到终点思考,我过去三十年的奋斗是值得的吗,如果五年前我这样就好了,我现在做什么可以避免五年后没有同样的遗憾呢;进一步到本质,为什么会产生遗憾,如何避免日后不再遗憾,什么是人生。…… 。 看起来像《十万个为什么》,但,毫无疑问,会带来理解世界的力量。
G:你是有神论吗?你如何解释“超我”的存在?
M:我是半神论者,对解释不通的现象,保持敬畏之心。我学计算机的,我觉得“超我”的存在是合理的,类似于程序中的训练出来的监督模型,只要主动去问,模型总会给一个指导性的答案。可能“超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超我”会指引如何知道是什么;可能“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超我”会指引如何知道怎么做。
G:作为一般人,如何发现“超我”的存在?
M:很多人其实已经感受到“超我”了。比如说:在玩还是不玩游戏之间的纠结,大脑里会存在两种声音。再玩最后一次,该学习了,明天再学习,应该今天完成学习。这是玩和学习抉择的时候与“超我”的对话。但深度思考,更容易发现了“他”,因为只有当你思考纬度增加一纬的时候,你才更容易发现“他”。这个很容易理解:第一纬、你只是正常思考(对外界做出直接反馈);第二纬、你可以指导和监督第一纬的思考,并从中获取反馈;当然也可以有更多纬。
G:如何更好的与“超我”对话?
M:我觉得很简单,发现“超我”并与“超我”做朋友,你可以塑造更完美的“超我”,“超我”也会反过来指导到你。比如:你可以跟“超我”约定,我第一重要的目标是:身心健康,其次是成长,其次是获得收入。当真正这几方面遇到冲突的时候,“超我”就会告诉你这个原则。你也可以跟“超我”约定,我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当你没有做到的时候候,“他”会提醒你,当你做到的之后,“他”会为你强化这种意识。
G:“超我”难道没有任何不好的地方?
M:这实在是一个好的问题。任何东西均有两面,“超我”也不例外。 第一、“超我”来源于我,所以如果我是一个坏人,那么“超我”将会是一个更有能力的坏人。 第二、“超我”源于思考,而思考很费脑细胞,前期确实会有一个头疼脑胀的过程。 第三、当疲劳过度,“超我”也会变得烦躁,让思考得不到成果。但我觉得,是人之常情。
G:如果没有“超我”,难道不会活得很好?
M:活得好与坏,不取决于有多少钱,不取决于有多大智慧,心安最重要,开心最重要。但是有了“他”,你会知道什么是开心,为什么会开心,怎么获取到开心,怎么避免不开心,如何让别人与你一起开心,如何解决别人的不开心等。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更通透。
【总结】
我们讲了“超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何发现他。同时也根据经验,聊到如何与“超我”对话,以借“超我”的能量理解世间百态。最后解释了使用“超我”的风险和成本。 虽然“超我”有很多的优点,但只有真正去体会且实践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懂得其中的乐趣,我希望大家至少做一个尝试。 科学证明,任何成长的人,都思考集合:深度思考、广度思考、换位思考,终点思考……。大多成功学,到最终都落实到人的思考上,而成功本身落实到时间的打磨上,因此希望大家能够知然行然,与“超我”前行。
【期待】
希望大家能够与我一起思考成长,如果有任何不同见解,欢迎一针见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