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君在魔都上海工作两年后,再次回到我曾经读大学待了四年的郑州,却是深刻的认识到两地人的差别是那么大。此文并非贬低自己的家乡人群,而是愿以此文,让老乡们认知到自己的短板所在,然后改变。
这两年,我一直做教育行业销售的工作,销售这个工作,是直接跟金钱交易打交道的工作,是最能够看清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的工作。这两年我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销售的也是相同的课程。然而,相同的课程在上海和郑州两地卖的班型(课程模块)却是有很大的区别,包括跟客户沟通过程中所体现的客户对教育的认知,区别也是非常之大。
举个例子,比如工程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里有个消防工程师考试,这个考试的难度非常之大,全国的平均通过率也才3%左右。然后备考这个考试,99%的客户都要报培训班进行学习。然而,面对这个考试,培训机构总是设置了很多班型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客户。但说句实在话,并不是所有的班型都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学员,比如说有一些班型包含的课程模块是比较少的,只有教材精讲和重点内容串讲这两个课程模块。然而,学员如果真的想要对新一年的考试做到一个把控,必须要从基础的教材精讲模块,以及冲刺课程模块,到最后的考试预测模块等等都要包含的。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新一年的考试做一个整体的把控。但是小编作为销售人员,面对两地的客户,跟客户刚开始沟通时,客户的反映确是很大的不同。
跟上海的客户沟通时,客户刚开始都会认真耐心的听介绍班型所包含的课程模块以及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班型进行学习。而跟郑州的客户沟通时,客户第一句话就会问,你们这个课程多少钱?等了解过价格后,就会直接选择最便宜的班型进行学习。这种做法,看似很聪明,其实却是最错误的做法。因为买课程跟买其他快消品比如牙膏,糖果不一样,买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后期的服务,包括师资,课程体系,学习客户端的功能等等。如果选择最便宜的课程,包含的课程模块比较少,就可能无法真正的适合自己。只看最便宜的课程买,这一点反映出来,对学习的认知不够。以及在消费时只看价格,也是不对的,更要看重的是买的东西是否能够帮到我们。
对教育的认知较低,就会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日新日异的时代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有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人口,每年投资在教育的消费跟收入的占比远远小于一线城市。
我回来后,也有跟朋友谈论过这件事,然后朋友就说,郑州这边的人群收入要远小于上海的。所以在买课时,才会一上来就问价格。可是,我总觉得主要还不是消费能力的问题,而是对学习的认知不同。因为那些买了最便宜课程的客户,考试没有通过时,第二年就会购买课程模块比较完善的班型进行学习,又进行了一次消费。
欢迎关注小编,下篇文章我会结合我的工作给大家分享,面对电话销售人员,如何避免他们设置的销售套路,用最少的资金,买最多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