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71511/a6dc0fa6e60fbb32.png)
我有一个工作一直很忙碌的同事,不管他在什么岗位、什么职位、什么时段,永远见他都是一副“天下忙碌、舍我其谁”的架势。我曾经给他提过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建议:你可以授权啊?
那个时候的我,还只是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带着满腔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天真,以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多么高大上的建议。后来我发现这个自以为是很棒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当自己经历了几年职场的摸爬滚打后,我对同事多了理解,因为“授权”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对很多人来说,它甚至有些沉重。
01 为什么难以授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尤其在社会分工如此精细与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不需要样样精通的“大拿”,对于组织来说,“大拿”能带来的效率与风险是同等的。)组织更需要团队式的合作与协作,能让个体的优势和团队的合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合作与授权,都是针对个体的局限性,让行动井然高效的方法。
道理谁都懂,可是为什么做起来还是有点难?其实包括我,特别是前几年的时候,虽然嘴上说着授权,但其实根本不能做到真正的“大撒把”,放心地把“权”授出去。
为什么难以授权?我想大家在授权的时候,内心会不会升起下边几个问题?
他能干好吗?
万一出错了,我还得重新返工,不是更麻烦?
告诉他怎么干的功夫,我自己都干完了,还折腾个啥啊?
02 如何做到授权?
如果上边那几个问题一直困扰你,你是没法“放心”地把工作或者任务授出去的,结果就是5+2、白+黑,天天变加班狗。要想不孤军奋战,试着变换一下角度,问自己下边几个问题:
这件事是不是只有我能干得好,其他人都干不好?
我还可以让哪些人协助我一起完成一些任务?
假如我能把一些事情授权给他人干时,带给我的价值是什么?带给他人的价值是什么?
我不愿意授权给他人,我的担心是什么?为了解除我的这些担心,授权时,我可以做些什么?
前几年,我负责的工作还比较单一,动动脑子、勤快点都能完成;可是后来,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靠自己根本没办法完成了,必须学会授权。
其实授权,也是一种合作。
用上边的这些问题问自己,其实是在帮自己建立一种信念:即每个人都是OK的,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就能达到完成任务、合作共赢、提升能力、各取所长的和谐统一。分享几点我关于“授权”的几点心得。
03 授权的策略
明确授权的边界。不妨将要处理的事情或者需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清单,然后将可以授权的工作勾画出来。这个时候,你要有自己清晰的标准,一般决策类、结果类的任务是不能授权的,而过程类和能力短板类的工作,可以用授权的方式完成。比如我近期列出的17项任务,关于一个论坛的议程确定、与其他部门领导的沟通、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度这样的任务必须本人亲自参与,是不能授权的。而论坛文册的设计与校对、主持词的撰写、去其他部门盖章、寄送东西这样的任务,就完全可以授权。
注意区分方法和习惯。如果要授权,请记住结果导向。你将某项任务授权给别人来完成,可以给他介绍一些你的成功经验,这样授权的效率会更高。在你成功的经验中,如果是方法可以传承;但如果仅仅是你个人的习惯,就不能要求别人一定按照你的要求来办事。比如你要授权别人设计一个活动的海报,你自己习惯用的绘图软件是Photoshop,你出于自己的习惯要求别人也用同样的软件,必然会给对方带来压力。所以,我们在授权时,只要详细告知我的要求、标准、时限与最后的呈现结果,至于人家用什么方法,就别太操心了好吗?
尽量做到人事匹配。找对人授权也很关键。如果你把校对的工作交给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把记录考勤交给一个温柔心软的人,把数据分析交给一个连统计软件都不会用的人,看上去你是授权了,但是任务的完成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发现别人的能力特长优势,把合适的工作安排给适合的人,也是很重要的。
我讲了这么多,也许你仍然觉得很难放心地把一项任务授给他人,我很理解,因为授权其实也不仅仅是合作,而是培养。看上去似乎是别人帮我们完成了工作,但实际上我们要投入的更多: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去教,去激发动力,还要去容忍和接受可控的错误,把一定范围内的损失,当做培训与成长的资本。
总之,授权也是一种艺术,授权不是推脱,反而需要我们承担更多责任,话不多说,一起修炼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