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史札记与经典解读散文
读史简论一百八(韩长孺列传)

读史简论一百八(韩长孺列传)

作者: 出涧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08:49 被阅读3次

读史简论一百八(韩长孺列传)

  长孺宅心仁厚,存远略,有智谋。爲国家进贤不遗余力,皆贤于己者也。诚国家之器也。夫爲国家进一贤,则存一分元气,国赖之以治,民赖之以安。语云: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故桓公伯天下,先赏鲍叔,可谓善赏者也。

  夫子曰:己欲达,先达人。长孺所推进,皆廉洁谦谦君子。夫君子之立于朝,贤者渐次得进,邪佞不得售其奸,小人不得行其道,国是不以私而废,毁誉不以私而行。汉之爲天下也,帝王霸道杂之,英才辈出,长孺诸人,与有力焉。

  夫子曰:谏之不听,言之不用,则可去之。夫直行君子,本凤毛麟角,相引而去,朝爲之虚,小人得以窃居其间,呼朋引类,适君之欲,导君之恶,国事遂不可收拾矣。

  然君子之居危邦也,必不爲奸邪所容。比干、伍员,皆此类也。洁身远举,裹足敛羽,于滚滚洪流中独善其身,然于天下苍生何!

  故比干死国,微子去之,箕子爲奴,君子之道,因人而异;丈夫之志,或潜或隐,然终不负其素心。故夫子曰:殷有三仁焉。

相关文章

  • 读史简论一百八(韩长孺列传)

    读史简论一百八(韩长孺列传) 长孺宅心仁厚,存远略,有智谋。爲国家进贤不遗余力,皆贤于己者也。诚国家之器也。夫爲国...

  • 韩长孺列传

    文章很短。司马迁像是借着韩安国详细讲了马邑之战的挑起和王恢被处决的始末。 文末司马迁讲韩安国品行好,但韩本人并不得...

  • 韩长孺列传

    太史公曰:余与壶遂定律历①,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②。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壶遂官至詹事,天子方倚以为汉相...

  • 《史记》研读359:韩长孺列传(一)

    韩长孺列传(一) 御史大夫韩安国(?~公元前127年),别名长孺,梁国成安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后...

  • 读史简论一百六(吴王濞列传)

    读史简论一百六(吴王濞列传) 汉兴,大封诸侯。未几,异性诸侯相继反,高帝亲往诛之,遂平。更易爲刘姓诸侯。 ...

  • 读史简论一百四(田叔列传)

    读史简论一百四(田叔列传) 夫人之情也,无贤愚智不肖,皆喜赞颂,厌讽谏,好顺恶逆,人主亦概莫能外。 ...

  • 《史记》研读360:韩长孺列传(二)

    韩长孺列传(二) 建元中期,武安侯田蚡担任太尉,他因为是汉武帝的舅舅而掌权。韩安国送给田蚡价值五百两...

  • 读史简论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

    读史简论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 盖有道之国,万民咸得其所也。尊其生,顺其性也。 中华以农业立国,农...

  • 读史简论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

    读史简论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 秦失其鹿,群雄并起,干戈屡兴,跨州郡者不可胜数。仁弱者辗转流离,死于锋镝之...

  • 读史简论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

    读史简论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 人主所重者,惟鹰犬与倡优耳。 鹰犬者,将以猎获也;倡优者,将以怡情也。至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简论一百八(韩长孺列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yq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