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注(第二章)原创

作者: 沉醉的文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19:58 被阅读22次

“天下皆知美之美,斯丑矣,皆知善之为善,斯恶矣”。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丑”也就产生了,因为“美”是相对“丑”而讲的,没有了“美”,自然也就没有“丑”,同理,没有“善”,就无所谓“恶”,老子认为一切人为的“美丑”,“善恶”都是多余的,是搅乱人心的世俗观念,都是被刻意区分出来的,根据人的喜好而定义的。

比如,《庄子》中有这样的说法,人都认为毛嫱,丽姬是美的,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但在狮子眼里,她们只是一块可以食用的肉,把她们放在河边,则食草的麋鹿和水中鱼儿就会被吓的四散奔逃。

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丑”,不明白什么是“善恶”,这样,就没有区别之心,争竞之心,那么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在说“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人为定义的,相反的概念,是相对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人为区分的结果。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真正的圣人是不去做人为的去干扰自然的事的,不去教导人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什么是“高下短长”,这样就不会扰乱人的自然心境,就不会有趋利避害,“争权夺利”等等至使社会纷乱的事情发生。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是说万物兴作是自然的结果,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不能因为“道”有生的作用,就自恃己能,就视万物为己有。所以“功成而不居”。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新注(第二章)原创

    “天下皆知美之美,斯丑矣,皆知善之为善,斯恶矣”。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丑”也就产生了,因为“美”是相...

  • 道德经学习笔记2

    道德经学习笔记2 《道德经》(王弼注本初读) 学习笔记。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新注(第五章)原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篇仍以“天地”类比“圣人”,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 《道德经》新注(第七章)原创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什么天地一直能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天无...

  • 读《道德经》2

    甘德礼(读《道德经》2)原创分享609+244天,光山心协智慧父母课堂持续分享第229天 道德经第二章 大家知道,...

  • 《道德经》新注(第一章)(原创)

    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之一,自成书以来,历代文人都争相为其作注,从王弼,河上公到苏辙,再到陈鼓应,张舜辉,可...

  • 《道德经》新注(第六章)原创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有能够生育的母性存在,母...

  • 《道德经》新注(第三章)原创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在此处将“民争”,“民盗”,“民乱”的原...

  • 【道德经】第一章:妙,不可言

    面对面诵读《道德经》活动第四次,正式开始逐章讲解《道德经》原文。 1 我注《道德经》or《道德经》注我 我读《道德...

  • 道德经

    2500年来,“御注儒释(皇家作注,儒家解释)”已令道德经面目全非!不能滥读。 道德经有一百多种版本,一千多种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新注(第二章)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ns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