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之饮-读《茶之书》

作者: 小土尘尘土 | 来源:发表于2016-03-14 11:54 被阅读172次
    仁者之饮-读《茶之书》

    午后漫漫的光照亮了竹林,泉水欢快地涌动,茶炉中传来松涛的声响阵阵。憧憬这转瞬即逝的风景,逡巡于这世间事物美妙的愚行。

    《茶之书》是一位老师推荐的书,拖到现在才想要来写点什么,说起来也是很惭愧的。整本书看下来,我抓住一个核心,那就是“道”。但这其实是很形而上的东西,你很难给他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因为这个和“道家”的道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但是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比较难过的是,茶应该是源于中国,但是这本感觉写得还不错的茶之书,居然是出自日本人之手。

    总结这本书的内涵,其实说的是茶的性格,茶的态度。不管是仁者之饮,茶室、茶师,还是茶师之死,都是对茶的性格的总结。

    我是个爱喝茶的人,但是离品茶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那就先聊聊茶-宗好了~!

    茶道的全部理想,实为禅宗从微小之处见伟大观念的缩影。道家奠定了茶道美学理想的基础,而禅宗,则将这一理想付诸了实践。

    所行道也。从辵从𩠐。一達謂之道。𡬹,古文道从𩠐寸。徒皓切〖注〗衟、𨕥,亦古文道。这是说文解字里对道的解释,但是我们不能单做他的字面意思来看他的意思。老子如此描述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此中所述之道超越了“路径”的含义,它是一种“通路”,它是宇宙变易的精神所在——永恒的增进,永恒的新生。它如道家钟爱的龙图腾一样盘首,又如云彩聚散自由。宋代曾有三圣品醋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儒、释、道三种教义的不同导向。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站在一坛子醋面前,醋是生活的象征。他们都用手指蘸醋之后放在嘴里品尝。实事求是的孔子发现醋是酸的,佛祖宣称它是苦的,而老子则断言它是甜的。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儒家一直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流派极多,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儒家的基础上的。而禅,禅,来源于梵文“禅”(Dhyana),它的意思是冥想静思。禅宗主张,通过静坐观想可以证得无上智慧。禅定,是成佛悟道的六度 之一。其实你很难从儒释道里得出多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茶道其实是这些的融合,也有人说茶是”高贵的清贫“不过是贫穷者的聊以自慰,其实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你以为穷人能喝得起好茶?能买得起好的茶具?也不过是无聊的人说睡觉好无聊然后去睡觉罢了~!

    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看看茶的世界。一个老者,穿着棉麻的衣服盘腿坐在茶席前面,身后是一副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庄周问蝶“香炉的烟在穿透过竹林的一缕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清明。身后是一盆矮子松,石子儿上的牛毛藓经过露水的浇灌之后,显得尤为嫩绿可爱,矮子松对面,是正在盛开的金边兰,淡淡的黄色里沁这花蕊的红色,娇羞却又大方。噔噔噔,有人敲门,是隔壁的老友,来与我再续昨天的残局,在谈笑间,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茶的世界里,有花,有香,对,还应该有曲高山流水。因为茶道,是在日常染污之间,因由对美的倾慕而建立起来的心灵仪式。茶道教人纯净和谐,理解互爱的奥义,并从秩序中挖掘出浪漫的情怀。

    那就从茶室开始说起,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明代茶艺行家冯可宾的《茶笺·茶宜》中,更是对品茶提出了十三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览、文童,其中所说的“清供”、“精舍”,指的即是茶席的摆置。茶席始于我国唐朝,大唐盛世,四方来朝,威仪天下。茶,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茶室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为特色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至宋代,茶席不仅置于自然之中,宋人还把一些取型捉意于自然的艺术品设在茶席上,而插花、焚香、挂画与茶一起更被合称为“四艺”,常在各种茶席间出现。也就埋藏下茶道、花道、香道等的不解情缘。

    花道原则强调处理花卉的方式有三,即正式、半正式以及非正式。第一种,如同花朵身着礼服出席舞会,雍容高贵;第二种,如同午后品茶时裙装一款,清新优雅;而第三种,则如香闺里随意的一抹衣裙,慵懒撩人。其实香道也有类似的地方,第一次是驱除杂味,第二次鼻观,观想趣味,第三次回味,肯定意念。而茶道亦然,它既存于金闺雅阁,又遍于市井民巷。山野农夫因之学会侍弄芳华,最粗鄙的劳工也会表达对山岩流水的敬意。倘若有人对这庄谐参半的人生之戏心无所动,那么我们会将其称之为“心中无茶”;同样倘若有人无视世间疾苦,沉湎于信马由缰的不羁情绪。

    所以,如果让我总结茶道,我会这么想:他是对生的艺术的赞歌,对死的无畏无惧的潇洒。而这份潇洒便是我对茶的性格的理解。独立天地之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者之饮-读《茶之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fx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