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69584/42885629b0b07b07.jpg)
2013.03.09 净律学佛院参访 上净下界师父开示
好,诸位有没有问题,可以谈一谈,或者你对学会有什么样的期许?请说。
学员:弟子有两个问题,想要请示师父。第一个是刚师父在课程中讲的,我们对于所思、所想,只要是会生起喜欢、欢喜的心情......
师父:要数数现行,要一再出现。
学员:那师父刚是说不论是好的,或是坏的。
师父:好的也不可以!
学员:好的也不可以,那我就是不太理解,不好的我的理解是比较相应于五欲的部分。
师父:如果你……我们这样讲,不要说好坏,只要它是有漏的,就是三界里面的。如果是出世间的,比方说你思惟净土的莲花、净土的宝池;或者宝树,就是说你执着那个东西,不是三界的东西都可以。
学员:师父,就是说,譬如在修善业,我们很注重累积福慧资粮;譬如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注意起心动念,而不会落于执着?
师父:那你在造善业的时候,你不能执着善业的本身,你要把这个善业导归净土,你要想,我为什么做善?这个很重要!我为了要求生净土而做善业,你必须把你的善业跟净土要搭上线,你要导归净土去,否则这个善业很可能会流入到人天福报去。你要把你所做的善业,跟你净土的功德,要开出一条路,把它导上去,否则这个善业可能会变成人天果报。所以要回向嘛。
学员:第二个问题,就是师父今天讲的,我们“安住真理、安住空性”,(师父:安住空性)那我们要怎么检视自己,是不是有在进步,有没有自我检视的方法?
师父:这个非常重要!好,请坐!因为他“安住空性”就是在对治你的攀缘嘛!如果你觉得,你的心比较淡薄了,比方说外境对你的干扰降低了;比方说有些让你很快乐的事情,你以前会很快乐、很快乐……,后来你只是快乐一下而已,这个就进步了!因为你已经慢慢有一种免疫力了。如果有些事情,你以前会很痛苦、很痛苦……,你现在只是痛苦一下而已,你就进步了!就是你发觉,你的心跟外境好像比较远离了,不敢说完全不随境转,但是起码你觉得,你的心跟外境,没有像以前那么地攀缘,那个攀缘力薄弱了。
人生要从淡薄中淡到最淡,然后再起大悲心的,大悲心是这样修的,否则你的大悲心夹杂着爱取。如果有一天(如果啦),你觉得人生没什么意思了(但是,如果这是外境刺激你,你才讲这句话,不算喔!),你是从道理上体验,好的、坏的,你不能说:我对坏的没有意思,我对好的还有意思,那不可以!你要对所有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差不多了!对对对……是从道理体会才算喔!一时的外境刺激你,一时之也不算,一时的感触不算。你觉得人生就这么回事而已,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喔!你安住空性了,因为人生只是个水泡嘛。当然大乘佛教它不坏现前因缘,你该干什么,你还干什么,只是心态不太一样。我经常讲,青山依旧在,但是夕阳已经不是昨天的夕阳了。太阳、夕阳不断地改变,这是我们的心态嘛。我们不可能改变青山,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夕阳。
我们只有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心性,因为外境是业力所变现的,我们该受的还得受。只是不同的心态,在受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希望创造一种后续的力量,就是“断相续”,随缘消旧业,但是更莫造新殃。就是说我们一般凡夫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受完以后,你又创造一个新的力量出来,这样人生就没完没了啊!是不是?你在受用果报的时候,你又产生爱憎取舍,就创造一股新的力量出来,所以人生无解就在这里,你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你这个轮回不可能停止的嘛!你受完一个果报,你又创造一个新的力量出来,那轮回怎么可能停止呢?
只有佛陀出世,告诉我们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开始自己反省以后,原来我们活在自己的妄想,结果自己去创造一个因缘,让自己来承受。所以“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自己开始觉悟的时候,你的轮回就结束了。轮回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上帝送给我们的,所以这个“自觉”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