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记笔记,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吧?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笔记,记得刚接触笔记的时候,完全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真的一字不差,好像学习态度完全体现在笔记上,现在回想,当初记笔记就是怕忘记,也是为了将来复习的时候能够查找到。然而,笔记记了,也追求了字迹工整,格式完整,就是没有时间再翻开过,复盘过,思索过,就这样过去了。
看了这本书,确实是颠覆了之前记笔记的初衷,本书所讲的笔记之道是通过“记”的过程达到思考~解决问题。
因为与只用大脑记忆相比,写笔记这种“用身体记住”的方式调动了大脑的更多部分,也更利于整理思路,而且也对固定记忆起到了更加的有力帮助,本书中把笔记称作“第二大脑”。
记笔记之前可能需要我们思考的是,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记,也就是黄金圈法则中的“WHY” ,麦肯锡笔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也就是麦肯锡笔记术的三个心态:1.一边思考假设一边做笔记。2.追求成果~笔记本身不是目的,做笔记是为了解决问题。3.用故事线思考~遵循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
了解了记笔记的三个心态,书中还介绍了3种笔记~横线笔记 、方格笔记、麦肯锡笔记。横线笔记一般用于听课和会议这样的现场收集信息,方格笔记用于整理思路,麦肯锡笔记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笔记。
麦肯锡笔记离不开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1.问题是什么?(Where、Why、How)2.假设是什么(空、雨、伞)3.验证假设(找到答案)4.取得成果(概括成一张图表)
笔记思考中还有个名字叫做“箭头思考笔记术”,当然这种笔记术会有两种关系~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这种方式也是我在工作和学习当中经常使用到的,确实会在记的过程中会有一种逻辑关系,每当我画出一个个箭头的时候,思路都是非常的清晰,由因及果。
还记得我们记笔记的本子会密密麻麻的吗?如遇此种情况,不如,我们在记的时候“留有余白”,我们的大脑更加容易接受有“空间感”的画面,如果密密麻麻的一片片的文字一定会在潜意识中被“抗拒”的,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画展,越是“名画”,布置者常常会把这幅精品展示到一整面墙上,剩下的就是留白了,笔记亦然……
还是回到麦肯锡咨询公司,公司中的专业顾问都是使用什么样的笔记呢?
他们一般分为两个派别~一本派(横线笔记vs方格笔记)、两本派(一本+便签vs横线笔记+方格笔记)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笔记,只有通过实际动手做,找到想要的答案,这种知性的实践才是笔记术的精髓所在。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以成功为目标的提问列表笔记:
Q.为了成功最重要的是是什么?
Q.将来的梦想是什么?
Q.为了实现梦想应该做什么?
Q.每天都有什么习惯?
Q.早晨能早起吗?
Q.周末和休息日怎样度过?
假设对1000个人提出同样的问题,根据答案就可以找到“成功者具有这样的共同点”“这或许就是成功的Issue”之类的提示。
本书后记中提到,我们完全可以模仿书中介绍的笔记术,但是,最终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自己真正有效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笔记方法。
本书内容不是很多,但是,书中的思想精髓足以影响到我,感恩 大岛 祥誉先生以及麦肯锡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