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这是南宋王应麟《三字经》里的话。可见当时高粱也是经常吃的主食,后来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就变成了五谷。
按照史军《家门口的植物课》一书所说,五谷中,稻是水稻,麦是小麦,菽是大豆,黍是大黄米,稷是小米。
这5种禾本植物中,只有小麦是外来物种,其它四个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大约在4000多年前,小麦从中东进口到我国新疆,又过了1000多年,在3000多年前从新疆传到中原地区。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吃的都是蒸熟或煮熟的小麦粒,因为小麦粉的加工技术没有同时传过来。
如今小麦是人们特别是北方人的主食,可以说每天都离不了。面条,包子,馒头,饺子,面皮都会用到它。
小麦磨成粉就是面粉,它按照蛋白质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筋面粉,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
蛋白质的存在让面条和面包有了劲道的口感,所以在制作面条或面包时需要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高筋面粉。
而在做蛋糕和饼干时一定要选择蛋白质含量低的低筋面粉,如果用高筋面粉烤饼干,那出来的饼干多半会变成牛皮糖。
很多人都喜欢吃面皮,有名是秦镇面皮。
它的做法大概是这样的,面粉和水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放进装满水的盆里,使劲反复揉搓,盆里的水会逐渐变白,就像牛奶一样,这其实就是淀粉的颜色。
随着不断来回揉搓,手中的面团会越来越小,成为一个像口香糖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质,也被称为面筋。很多人吃面皮就喜欢多加面筋,蒸熟后的面筋吃着特别有嚼劲。
洗出来的富含淀粉的面糊水就是做面皮的原料,用勺子把它舀进一个平底的大盘子中,放进水中蒸,几分钟后即可出锅,切成条状,调上酱料,即可食用。盘子里面需要提前抹油,以防止粘黏。
面粉不同于其它的主食,它是可以发酵的。发酵之后个头更大,显得更蓬松,吃着也更有嚼头。
但也有不发酵的,比如说羊肉泡馍所用的馍就是不发酵的,是七分熟三分生的饼,掰碎后必须在锅里煮一煮才会熟。
我们去吃拉面,看到拉面师傅在操作间里,把手中的面条越拉越细。你可能回家也想试一试,但可能弄了半天总是拉不出来。
这是因为他们拉面的面团里不仅有面粉还有蓬灰,加入之后可以让面条变得更容易延展,口感也更筋道。
蓬灰就是蓬草的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草木灰。它可以促进面粉中的蛋白质形成网络,同时让水分分布更均匀,这让面条就会更加筋道。
在家中可以加入盐来改变面粉的筋道程度,但也不能加太多,一般一斤面粉添加不超过3勺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