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作者: 舒米勒_ | 来源:发表于2017-01-11 10:47 被阅读83次

看这本书之前,我觉得我平时和人交流不暴力,挺温和的,看完之后,觉察到原来自己也好暴力。。。

《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非暴力沟通的步骤:观察现象;然后表达感受,进而提出需求,或者是说愿望;最后协同合作,达成共识。

一、观察

很多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会受到干扰,往往会被别人赠与它的标签所影响。

《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看,我们会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评论混淆。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克里希腊穆提(印度哲学家)

二、体会和表达感受,提出需求\请求

(1)区分感受和想法

很多人在表达感受时,都很委婉(只谈到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想法,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事实是直接的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会更容易让人理解你的需要。

例如:室友将音响开的很大声,怎么都睡不着,你说:“现在是休息时间,这么大声音太吵了。”

用了“觉得”一词,你表达的是你的看法,而没有明确的说出你的感受。

换个方式,你可以说:“你把音乐开这么大声,影响到我休息了。”

这样是不是能让人更加清楚你目前的感受呢?

进而提出你的要求“希望你能带上耳机听音乐。”

这样表达相信会很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并且最终达到你的需求。

重视你的需求,直接提出你的要求,会更容易被满足哦。

(2)在表达的时候,批判式的感受,人们的正常反应会是为自己申辩甚至反击,而适当的示弱,有利于解决问题。

例如:当你想静下心来学习时,室友带着耳机高声唱歌,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歌声里。

这时如果你的回应是这样的:“你嗓门儿那么大,吵死人了,还让不让人活啦!”

那结果会怎么样呢,脾气不好的,免不了一顿争吵,可能声音更大了。遇上脾气好的呢,可能就默默的闭嘴,安静下来,但是内心呢,是不是也能安静?会不会也生闷气,这点儿小事儿,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可如果你的回应是这样的:“你带上耳机声音太大了,能小点儿声音吗,我不能安静学习了。”

相信这样的表达会让事情得到高效的解决哦。


(3)是命令还是请求?

好冷啊,请打开窗户!

好冷啊,帮我关一下窗户好吗?

哪种表达更让人容易接受呢?显然是后者。

注意表达的方式,会让事情变得更容易呢。


(4)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尽量说出具体的请求

例如:记得有段时间妹妹和我说:”真想咱妈能够多关心我。“

如果我妈听到她这样说可能会一头雾水吧,也许她想表达的是希望我妈能够和多和她沟通一下工作的困惑和生活中的烦恼吧。

说出具体的需求,才能让人更懂你啊。


以上说的是如何让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下面再来说说如何去达到别人的要求。

学会倾听,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听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你是怎样表现的呢?

例如:当有人经常和你抱怨或者诉苦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怎么回应的呢?

在TA还没说完的时候打断TA,多大点儿事儿啊,有什么好抱怨的?或者是当TA说完后及急忙给TA出谋划策,提一堆你认为可行性的办法。

也许,TA只是太难受了,只是想找个人诉说一下心中的苦闷。而你能够做到倾听,并且感同身受才好,共情?对,就是这个词。当TA没有明确提出让你给你建议时,你能够陪着Ta,无论是喜极而泣亦或是同仇敌忾,都好。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意味着,放下你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不去建议、安慰、否定质疑、辩解纠正他人的观点感受,只是一心一意体会他人。

给他人反馈

在倾听后,你会有怎么感受?

当别人向我们表达他们的对我们的不满、愤怒时,该怎么办?

如果极力的替自己辩护、开脱,事情可能会往更坏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耐心的请别人做出解释,了解此时此刻TA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能表达的更清楚一些吗,你是不是感觉……

你需要我\TA能理解你(的想法)……

我要……能让你开心一些

……

附:非暴力沟通模式

诚实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不带任何指责、批判

当我看\听到……

我感受到……(此处为感受而不是对事物的看法)

我想要\需要……

你能……\你愿意……(此处要清楚的表达清楚你的需求而不是下达指令)

认真倾听他人的感受,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不解读为任何指责或者批判

当你看\听到……

你感受到……

因为你想要\需要……

所以你想(你想让我)……

另:沟通也就是说话,看起来很简单平常,但是要有一个好的交流效果,真不简单,要不怎么会有【我想和你好好说说话】【怎么和你交流这么费劲呢】【简直无法交流】等等这些声音呢?

说的人要表达清楚了,要确保听的人能真的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所想要的;

听的人能尊重说的人,准确get到说的人想要的表达的点,这样才不会有误解,以致做出不合理的回应。

好啦,就写到这儿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看书所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b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