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虑

作者: 雷电鸭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5-14 12:31 被阅读0次

    身份的焦虑

      这几天读完了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这本书分别阐述了焦虑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作者以大量的实例引用,站在第三方的视角来书写,书中作者本人的观点不多,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在大量的实例中悟出道理。

      焦虑产生,作者总结了五个原因,分别是“人们内心对爱的渴求”,“社会的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以及“制约因素”;解决身份焦虑的办法,作者提供了五个办法,即从“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及做“波西米亚人”5个方面来缓解焦虑。

      整本书由于是译本,很多表达方式都尊重了原著的英语风格,读起来未免感到有些晦涩,和中国人自己的阅读思维习惯不同,这是我个人感到有些不太完美的地方。但其中的内容却是能给人以启发式思考的很好的参照,值得推荐。

      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许的焦虑,为了生活,为了地位,为了名,为了利等等,其实最终都可归结为对自身身份的焦虑。每个人内心都驻有一个“小我”,小我对“我”的执着,就会使人对环境的价值取向、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产生焦虑,其实本质上都是因为“我”的身份受到了威胁。

      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我比较认可作者说的从哲学艺术的角度来寻求内心平静的办法。不太认同通过做一个“波西米亚人”的办法来解决焦虑。后者有点走极端,全盘否认生存质量的正确性,甚至突破生存底线,这是过于完美主义、脱离实际的幻想。人总要先满足生存底线和一定的生存质量之后,才有心情和精力去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脱离生存底线的精神世界是没有支撑的。所以,对梭罗的《瓦尔登湖》我一直都看不进去,或者可以说我无法理解作者的所作所为。

      社会的价值取向评价标准,永远不能是单一的标准,即便现今社会貌似都以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评价一个人的身份高低,我也还是觉得,作为个人来说对此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不认同,不屈从,但也不反对,不抗拒。要让自己活的不卑不亢不焦虑,就要有自己对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这个标准不受外在条件和评价的变化而变化,既要保证自己生存质量底线又要让自己精神世界的富足。我们完全可以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但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坚持自己的生活底线,就不会有接受不了的结果,除非你把目标定的远远超过你的能力所及。在追求外在条件美好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忘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有内外兼修,坚持自我,不受外界评价标准的干扰,才能应对焦虑,才能真正让自己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份的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kq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