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学会提问》这本书,感觉豁然开朗。反观自己,才发现自己确实缺少了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
这本书主要给读者提供了学会提问的思路和方法。作者从论题开始到论据、再到论证逻辑,直到最后的结论,每个环节都提供了学会提问的方法和思路。在这几个环节里,作者把重点的笔墨放在了论据和论证的逻辑上。这也是论题的开始和结论得出的依据。为了是方法论更有实践意义,作者还列举了很多分析实例和供读者思考的案例及其分析过程,浅显易懂,让人读了以后比较容易掌握实践的方法。
读了这本书,我反思自己,发现从开始有记忆的接受教育起,到读到这本书之前,确实是缺乏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儿时接受到的教育理念是:听家长和老师的话、遵守纪律的孩子是好孩子。有了这个观念,我确实很自律,还因此会受到老师的表扬: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榜样。有了这所谓的表扬,就更加强化了我听话守规的观念。以至于至今都会毫无疑问的接受一切管理模式,从而压抑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基本失去了自身的主动判断。惯性的认为别人说的都是对的,对我的要求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没有意识到其中多好的影响。举个例子,初中的时候,老师说禁止看武侠和言情小说。于是我从来不去碰这类书籍,还对偷偷看这类书籍的同学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违反了“纪律”。可到了成年、到了现在,和女儿交流读书体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简直就是白纸一张,什么金庸、三毛,对我来说就是陌生人。老公也是那种把县城书摊和图书馆的书都读遍了的。在他俩面前,我顿时成了没文化的人。书读的少,路走的少,见识就很短浅,认知也就很狭隘,做人的气度也很有限。
走上社会以后,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自己的主动思考和判断,只会一味地委曲求全,总觉得别人说的都是毋容置疑的。现在回头看,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自己的个性,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现在更是自媒体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都可以相对自由的在网络上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观点。我们接受的信息量无限倍增加,在碎片化的分分秒秒里,没有自己的判断,就会更加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有人说是白的,就一定有人说是黑的,还有人说是红的,没有自己的判断和质疑,就会顿感凌乱。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迟钝思维的闸门,让我忽然发现了一个积极有趣的“淘金”世界。抱着质疑、主动思考的态度,去审时度势,去俯视各种论断,带着“淘金”的思维去寻求证据、推理及可能的多种答案,将是一件多有趣的事。在整个质疑寻求的过程中,你的思维变得更加主动、更加开阔、更加清晰。你的主见也就逐渐形成,有了主见,人,也就更加自信!
今天,你质疑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