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确切的说是根据丹麦作家卡伦-布里克森(1885-1962)的《走出非洲》、《草地上的影子》,朱迪-思瑟曼的传记《艾萨克-丹森,一位小说家的一生》,埃罗尔-特尔泽宾斯基的传记《沉默将被打破》四部作品改变而成。电影和小说的不同在于,文本中大段的描述性词句可以被一个镜头一下带过,尤其是对表象的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服饰装扮,景物的赤橙黄绿、黑白明暗,电影需要更多的故事情节,但文本却多数重在描述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较电影容易展现出来。同时电影的受众比小说的读者更广泛,所以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在叙事上还是较多受限于线性的路线,而文本就自由的多,主要看作者的想象力和情感路数了。当然电影也有比较生涩难理解的,小说也有不少通俗易读的,不过多数难成佳品。小说《走出非洲》的开篇,是对非洲大草原无比辽阔和熟悉的描写,大自然的真实和可爱跃然纸上,就连土著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电影开篇就得交待清楚人物来处和人物关系,不然就成了非洲自然风光纪录片了。这也是好作品改编的难度所在,把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转化成大众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还得主题鲜明,情感真实。
该片1985年上映,1986年第58届奥斯卡获得11项提名,其中7项最终获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最佳配乐,(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电影剪辑获得提名),女主角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梅姨年轻时也是嫩得很有感觉咧。虽然评价一部电影不能完全凭借获奖情况和演员知名度,但是就凭161分钟的长度,镜头的节奏感让人感到很舒服,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能全程无尿点的吸引观众看完,最后在淡淡的哀愁和唏嘘中还在似有若无的回味着,这就是一部好电影,值得经常回顾,寻找那一种爱与哀愁的感觉。
鉴于电影丰厚的艺术感觉和文学底蕴,有评论就说:“这是一部纯爱的艺术电影,没有商业元素。”,对原著的评价就有“这是作者给非洲的一封情书。”
单就第一次看而印象深刻的几个点小论一下:第一个场景是,影片73分钟处,1919年新年酒会上,女主因在自家农场办学校,让在自家农场工作的土著克库由人的孩子上学的事情,而惹来同是来自欧洲的同乡的不满,(此处需要了解一些“一战”前后的世界历史背景主要是欧洲和非洲的)发生了点小摩擦,男主借机和女主跳起舞来的一段对话。看完之后,怕忘了,还专门回放将对话写在纸上记下来(由于篇幅受限,具体的还是去看电影吧)。男主是一个自己自由就可以的人,这该是他的本性,同时他也希望别人也是自由的,算是表里如一的人,很纯粹的感觉。他觉得女主想要改变的想法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不现实,但是和其他反对者还是不一样的,他是非常尊重和珍惜女主的。不过女主身上那种自己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执着劲也是令人敬佩的。后面快结尾处有个场景专门做了描述,当她要离开非洲的时候,俱乐部的男士们请她喝杯酒,她毅然进入那个女士不得入内的酒吧,很自然很平静的喝下了威士忌,因为她的农场,因为她的爱情,因为她做了很多男人都不敢做的事,一个人带着牛群和仆人穿过大草原寻找丈夫,得到了原本蔑视女性的男权代表们的尊重时,确实有种感慨万千的意味,真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的感觉(但是到了最后无法挽回时,也要懂得放手吧)。
这是首尾呼应的,当女主第一次进入到这个场所时,被一群大男主义者轻视的赶出酒吧,做为男性导演能有这种女性自我意识展现的思想也是难得,同时还有很多细节之处的展现总让人觉得导演该是一位女性。上面那段对话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才是聊人生咧,之前聊得都是假的吧;语言上没有激烈的情绪起伏,没有无谓的强人所难,只是在讲述自己的观点,在一片庆祝新年的欢乐气氛中似乎还有一些平静和谐、微妙暧昧的味道,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有了某种递进和升华。真正的情感多是建立在没有区别心的平视、尊重、珍惜的基础上吧。这里不单单体现在女主和男主的爱情,也体现了在了女主对待所有,包括她和土著的交往,和自然的交往,和她丈夫的交往;但是多于同来自欧洲的老乡们倒是多有敬而远之的感觉,这多少有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你不能理解我,就别离我太近了,心不在这就没有任何意义;东方文化多是不管你心里怎么想,必须同一个声音,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就是要无条件的维护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完整性。不过不同的对象自有不同的结果,她的土著朋友们成长了,农场结束了,丈夫离开了,爱人消失了,爱情永远的留在了非洲大草原上,女主把男主——她的爱人葬在了她给自己选好的归宿地,她自己离开了非洲回了故乡,生命的意义在此刻却有了完整的呈现,虽然女主也有对家庭的向往和根基的诉求,但是努力之后代价都付出完了,却只能选择放手。此时的非洲对于女主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故乡了。
不过就情感交流的描述还是得看原著,电影里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展现男女主的爱情方面,其他都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的解析,即便是爱情展现也只是停留在爱的发生发展阶段,并没有像原著里那样再深入一些,尤其是在两性的关系和人性的升华。还有就是影片32分钟处,女主第一次邀请男主和他朋友到家里做客时,她给他们讲故事的时候,女主的神采飞扬和才华深深的吸引了他们,这个镜头感觉是环绕着,回旋的展示三个人的面部表情,像是从观众的视角去观察所有的人物,这种手法在俱乐部的酒吧,女主前后两次进入都有,这样的感觉是比较快且有效的了解周围的环境和变化,而且是连贯不那么跳跃的。影片里对于非洲人的展现也很有特色,没有很多影片中白人和黑人的对立局面。女主和法拉赫,和卡曼坦,男主和他的助手,男主的朋友和女仆,都是一种平和的交往,有的甚至有了爱,只是没有明说吧,有时就是这种自己慢慢体会的感觉,更显得作者和观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法拉赫从第一次见到女主的面无表情和声音完全没有起伏的语调,到后来女主回老家养病期间,他一直坚持在女主房间里插上新鲜的花,再到女主回到农场,第一次看见他的微笑,到最后女主愿意带他回丹麦老家,在他处理完农场及克库由人的事情后,女主等着他,像他以前等女主一样,女主拒绝了卡曼坦,确实是因为女主破产了。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最吸引我的就是非洲的自然风光,草原、河流、山川、野生动物,在飞机上俯瞰非洲大地,有一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冲动,这是影像要强之与文本的地方,视觉的冲击力是无法预测的。但是用不同于一般的纪录片,重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大自然面前既显得渺小又是那么伟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不过最终还是要和谐共生,不然大自然还是会惩罚人类的。影片中的几处大草原的远景,时时出现在剧情的各个节点处,很好的控制了电影的节奏,有表现大自然丰饶壮阔的,有表现女主勇敢无畏的,有表现男主自由不羁的。狮子在这部电影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三次出现推进着故事的发展,也推进着男女主关系的递进,最后还得以升华主题。据说因为肯尼亚有规定狮子这类野生动物不能入镜,剧组只好从美国动物园借来狮子运到肯尼亚拍摄,梅姨和狮子拍对手戏时还被吓得不轻,见到狮子扑过来,惊恐的表情是真的自然反应。
影片可聊的还是挺多的,在此不能一一表述了,推荐大家观看欣赏,同时也推荐阅读原著。这个丹麦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曾表示,“没有授予其奖是一个遗憾。”《走出非洲》这部书,也是不同于以往的小说,多以散文和游记的形式呈现,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技艺高超的画家,从她的文字中多少能获得些灵感的。按现在的话说,是一部治愈系的,但是更深刻一些,有关于人和人生的种种探讨,没有自我剖析自我救赎的残酷性,但是却充满了对人生种种过往的深刻理解的真实性和真诚感。对于人生你可以追求物质、可以追求自由、可以追求爱情,可以追求信仰,只要选择了就是无法回头的,所以不必纠结自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