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洪泽湖水面辽阔,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又称悬湖,因为它的湖面比洪泽湖大堤东侧的里下河平原地势还要高出数米。其实,洪泽湖正是因为历代治水修筑了洪泽湖大堤造成原有小湖泊水面相连扩大而形成的,因此洪泽湖就其成因而言,它也是一个人工湖。
洪泽湖大堤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曹魏广陵郡太守陈登为保淮河下游平原产粮地带的安全,修筑了"捍淮堰”,此为洪泽湖大堤的最早影子。
然而,此时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没有洪泽湖,只有洪泽湖的前身淮河段,以及这段淮河两岸的小湖泊群和积水洼地。从汉代后面的唐时地图上还可以看出,"捍淮堰”应是在淮河东岸修筑的防止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等小湖泊群洪水漫溢的一段防洪堤。
洪泽湖真正形成于明、清年间,这与黄河夺淮入海加修防洪堤有关。
明永乐年间,燕王朱棣夺取了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为了怕建文复辟,他把大明都城从南京迁到了他原隶地北京,从而使大运河成为明朝廷南北漕运的生命线。
1194年黄河河道南移,占夺淮河河道,黄河、淮河与大运河在淮阴府清口交汇,黄河河水浑浊,挟带的泥沙下泄淤积,常常危及大运河的漕运安全。
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河督潘季驯来到清口治理黄、淮、运水患。为了保证大运河漕运畅通,潘季驯组织实施了“东水攻沙,以河治河"的治水策略,组织人力加修高家堰,延伸到达越城(现洪泽区境内),蓄淮河清水冲刷黄河带来的泥沙,史称“蓄清刷黄"。
到了清康熙年间,河督靳辅负责治理黄、淮、运,他延续潘季驯“蓄清刷黄"策略,又将大堤向南延筑到盱眙县堆头。
随着明清两朝对堰堤的加修,古淮河(亦称古黄河)下游河道由于泥沙淤积不断抬高,蓄积的湖面水位也不断涨高,原堰堤西侧的小湖泊群水面相连成遍,从而扩大成现在的洪泽湖。
石工墙剖面图 (清康熙中)洪泽湖高堰 东水攻沙示意图(一) 东水攻沙示意图(二) 明•潘季驯治河图 明朝洪泽湖高堰回顾明清两代,洪泽湖大堤的石工墙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直到清乾隆十五年(1751年)才建成,历时长达171年。
在明清时期,高家堰经常决口,水患连年不断。加修石工堤"蓄清刷黄"是利是弊,自有评判,但这一治水策略对洪泽湖地区人民带来的是长达百年的实实在在的水患,使繁华的洪泽镇、泗州城、富陵县等都沉没于洪泽湖水下。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大堤的四次大规模加固,才使洪泽湖大堤成为保障大堤东岸里下河地区安全的“水上长城"。
大堤梅园入口处堤东碑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