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8
认知篇·浅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关键词:直观行动思维,表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小班幼儿在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更多依赖于感知动作进行思维,具有直观行动性。
而3―6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或称为表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中班幼儿就已表现出思维的内隐性,她(他)们往往可以通过借鉴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思维。例如,幼儿在“娃娃家”里开展角色游戏,扮演各种角色和遵守规则时,主要依靠她们头脑中的有关角色、规则和行为方式的表象。扮演妈妈的幼儿会做饭、收拾家务、照顾小孩,而饰演爸爸的幼儿则会出门上班等等。这都源自他们直接的生活经验及头脑中对爸爸、妈妈的角色定义。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到了大班,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还能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更加丰富多彩地表演各种角色。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篇·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关键词:经典条件反射模型:刺激―反应
巴甫洛夫的“狗分泌唾液”实验最先发现了动物的条件反射现象,华生的行为主义采纳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并将其扩大到用来解释人类与动物的一切行为。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华生坚信,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他是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否定遗传的作用。这也是其弊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知道环境是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关键因素而非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经典条件反射有三个特点:强化、泛化、消退。
【特点一,(正/负)强化】
幼儿往往有“好孩子”倾向,渴望来自成人的肯定和夸奖。作为教师,应悉知并学会利用这一点。幼儿教师往往用小红花、小贴画等小奖励来增加幼儿好的行为出现的频率,这便是一种强化。通过正向刺激增加行为的出现。或是通过减少幼儿不想要的东西来增加行为出现,例如:不乱扔垃圾就可以不被罚值日,称为负强化。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特点二,泛化】
1920年,华生及其助手进行了心理学史上著名的一次实验,实验对象是个名叫阿尔伯特的小男孩,当他只有9个月大的时候,华生通过锤子敲响钢轨制造巨响使其形成对白鼠的恐惧,而后阿尔伯特对其他毛乎乎的东西也产生了恐惧,比如兔子、狗、皮大衣、毛绒玩具娃娃还有华生装圣诞老人戴的面罩。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现象即以上提到的“泛化”。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
【特点三,消退】
在幼儿园,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让教师束手无策的“捣蛋鬼”(此处的捣蛋鬼并非讽刺,仅作形容)。在集体活动中,小“捣蛋鬼”们就原形毕露了,在大部分孩子都安安静静倾听老师说话的时候,他们却如坐针毡,东张西望,甚至是上窜下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肆意妄为”,或出现大喊大叫等不当行为影响集体活动的进程。
这种不配合的情况下,幼儿可能有两种心态:一是缺乏安全感,想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对于这种心态的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与其多些交流互动、夸奖、鼓励,幼儿便会乖乖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来。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第二种情况就是幼儿故意为之,对教师组织的活动无兴趣。那么,教师往往会先顾全大局,忽视捣乱的幼儿,而不是终止活动去压制他。幼儿可能已经对活动产生反感,再强迫他迅速融入活动无疑是火上浇油,显然这并非是个讲规矩的好时机,强行为之也只可能是弄巧成拙,让师幼关系僵化,影响集体活动及其他幼儿的情绪。所以适当忽视是更为可取的,不予以幼儿任何刺激,他的捣蛋行为便会消退。
浅谈个别心理流派细枝末节及其有关典例的分析心理学流派众多,以上仅谈及两个,理论观点也仅剖析细枝末节,各心理流派从各自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