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花朝(zhāo)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据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靧(huì)面:洗脸。罍(léi):酒杯。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堕(huī):坏,耽误。
己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上文题为《满井游记》,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写这篇游记时,年31岁,正当年壮志壮之时,但他当时官任顺天府儒学教授,实际上只是个闲职。
满井指一种井的类型,也是一个地名,在北京东北郊八达岭高速与北京北六环交界处的百葛桥南2.5公里处一个村庄。明清时即为一处游览之地。据《帝京景物略》记载:“该地有一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
袁宏道出身官宦,家庭富裕,又是年少英才,倾心诗歌古文,组织文社,颇有名气和威望。但21岁时第一次入京会试未第,又三年才考中进士,开始做官。27岁做了县令,但一年后就托故辞官,开始游历东南,与几位友人"无一日不游,无一游不乐,无一刻不谈,无一谈不畅",想来真是人生畅快之事啊!
30岁时,袁宏道又开始做了顺天府儒学教授。北京正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他再次集结文社会,宣传自己的文学主张, 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进行了批驳,使文风得以扭转。钱谦益后来在评论袁宏道的影响时,称他推动文风的转变,使诗文创作出现生机, "其功伟矣" 。
明代后期,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创建了自成一派的文学“公安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他们所持的文学主张与明朝时“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针锋相对,他们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又提出“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他们的散文以清新活泼之笔,开拓了我国小品文的新领域。
至于性灵说的源起,还得从袁宏道年轻时那次科场失意说起,当时21岁的他因此而颇有自伤不遇之感,常在诗中,浩叹孤寂愁闷,比如下面这首《花朝即事》:
雨过庭花好,开尊亦自幽。
不知今夕醉,消得几年愁。
一朵新红甲,四筵半白头。
久知行乐是,老矣复何求。
如果说这首诗写的是他落试不第的苦闷心情,那么应该写于21到24岁之间,可是俨然是一个老者的忧苦啊。难道真是八股取士把一个本该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折磨成“老矣”“白头”了吗?不得而知。
后来,袁宏道在其长兄袁宗道的影响下,开始从禅宗中寻求精神寄托,以禅诠儒,豁然大悟。这就是他“性灵说”的开源。
这里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此三兄弟,皆是聪颖早慧,少年才俊,心发性灵,笔抒胸臆,本都是自在畅达之人,但很可惜的是两位兄长都是早逝,只有三弟年岁稍长,却也未到花甲之年便辞世了。
长兄袁宗道性喜恬淡,为人文雅谨慎,厌于尘俗之劳,后欲辞官南归,但终逝于北京任上,终年41岁,他一生为官清廉,死后身无积蓄。
而袁宏道辞官告归后,不久也患病不起,遽然去世,终年43岁。
袁中道47岁方中进士,曾为徽州府教授,后升国子监博士。此时他的两位兄长都已去世,他系统地整理、校对、出版了兄弟三人的文作,并写序言评价,使“三袁”的作品及文风发扬光大。但袁中道也于57岁时去世了。
我读书向来零散,很少完完整整看完一部长书,大概也是非从头脑中生愿则不读书、非从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吧。
所以看到类似“公安三袁”的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之文,才会颇多感慨,虽然后人评价他们的文章题材有限,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但这才是我心之所向往啊!
其实,闲情逸致最是难得!不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可得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