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39

作者: 西莲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06:30 被阅读28次

第三篇    通途篇

第四章    净土疏钞等文撷粹

第四节    幽溪大师《净土生无生论》

                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

一、幽溪大师《净土生无生论》

(一)本论撷粹

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

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一真法界性,不变能随缘;

三身及四土,悉由心变造。

西方安乐土,去此十万亿;

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

阿弥与凡夫,迷悟虽有殊;

佛心众生心,究竟无有二。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若人临终时,能不失正念;

或见光见华,已受宝池生。

(二)本论引用虎溪禅师偈颂

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

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

(三)相关链接——天衣怀禅师开示

        天衣怀禅师示众曰:禅宗则曰无生,净土则曰有生。还是生耶?还是无生耶?则曰: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雁过长空,影沉寒水,喻生则决定生。雁绝意,水无心,中间无往来之相,则喻去则实不去也。

二、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诵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空费了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仅仅持一句阿弥陀佛,期生极乐,日久功成,方不错却。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

声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

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当知本体原不二,不动庄严变化机。

注:@念头死:这里不是通途法门不会用功的死定,是指念佛中的专一: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相关文章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39

    第三篇 通途篇 第四章 净土疏钞等文撷粹 第四节 幽溪大师《净土生无生论》 觉明妙行菩萨《...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47

    第三篇 净土篇 第五章 净土切要问答 第五节 净土切要问答(五) 问: 净土修学有哪些要点? 答: ...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3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三章 性空说 第五节 真空妙有 古德偈示安住真空妙有: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 ...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2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三章 性空说 第三节 法印甄解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是...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7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六章 鼎盛的唐代佛教 第二节 四预流支 四预流支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名相,是证入圣者之...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0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二章 缘起及因果说 第一节 缘起说 三、如来藏缘起(真如缘起) 如来藏缘起,又作真如...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9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三节 《楞严经》 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8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二节 《华严经》《大般若经》 一、《华严经》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20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四节 《圆觉经》《法华经》 《梵网经》《璎珞经》 一、...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4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四章 会三归一说 第二节 会三归一 天台判教——五时八教,佛在最后一时即法华涅槃时开...

网友评论

  • ac9607d524e9:法界圆融体
    ac9607d524e9: @西莲 实相
    西莲:@诗词唱和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是实相念佛。感恩点睛!南无阿弥陀佛……:pray::pray::pray:

本文标题: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3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xi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