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7

作者: 西莲 | 来源:发表于2017-04-07 06:11 被阅读34次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六章    鼎盛的唐代佛教

第二节    四预流支

        四预流支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名相,是证入圣者之流(须陀洹)的四个因素。

一、亲近善士

        亲近善知识,亲近同参道友。

二、听闻正法

        听闻如来所说正法,不学伪经,不参外道。

三、如理作意

        对佛法道理互参互证,彼此会通,经由理智的抉择而得智慧。

四、法随法行

        遵佛教诲,如理践行,知行合一。

        四预流支虽说是小乘教法,但大乘行人也不能须臾离开,大小乘教互含互摄,融会贯通。

第三节    小乘两宗

一、俱舍宗

        汉传佛教十三宗和唐代盛行十宗之一,以世亲菩萨《俱舍论》为修学经典,属于小乘有宗。

二、成实宗

        汉传佛教十三宗和唐代盛行十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以诃梨跋摩《成实论》为修学经典。此论成就于四谛之说,属于小乘空宗。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本章内容主要恭录释迦佛一代时教大乘经典之精华名句,以飨实修行人或有缘人。

第一节    《心经》《金刚经》

一、《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260字,文简义丰,简直无法再行撷粹了。本经不仅是背诵问题,主要是深解其义。

        如非要采粹本经,关键要留意以下六个字:观、行、照、度、空、无。

二、《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撷粹如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即非菩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花—莲花(17)
回向偈① 回向偈②

       

相关文章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7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六章 鼎盛的唐代佛教 第二节 四预流支 四预流支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名相,是证入圣者之...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47

    第三篇 净土篇 第五章 净土切要问答 第五节 净土切要问答(五) 问: 净土修学有哪些要点? 答: ...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3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三章 性空说 第五节 真空妙有 古德偈示安住真空妙有: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 ...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2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三章 性空说 第三节 法印甄解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是...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0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二章 缘起及因果说 第一节 缘起说 三、如来藏缘起(真如缘起) 如来藏缘起,又作真如...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9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三节 《楞严经》 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8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二节 《华严经》《大般若经》 一、《华严经》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20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四节 《圆觉经》《法华经》 《梵网经》《璎珞经》 一、...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4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四章 会三归一说 第二节 会三归一 天台判教——五时八教,佛在最后一时即法华涅槃时开...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6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六章 鼎盛的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产生八大宗、两小宗的兴盛局面。 ...

网友评论

  • bc7a76f9ab68: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请详说一二,为我解惑
    西莲:@妖精的心脏 对万法的“无我”性,终其一生始终认可,不改其识,并无时无刻不在践行,你就成就了。南无阿弥陀佛……:pray::pray::pray:
    bc7a76f9ab68:@西莲 后半句
    西莲:@妖精的心脏 “无我”是指万法皆无主体性、单一性,皆无自性。追根溯源,根本找不到一个“我”。南无阿弥陀佛……:pray::pray::pray:
  • ac9607d524e9:如是观。
    西莲:@诗词唱和 我们是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让一切有缘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疾速圆成佛道。南无阿弥陀佛……:pray::pray::pray:
    ac9607d524e9: @西莲 对我来说,佛门释道人,君也。
    西莲:@诗词唱和 如者,空也;是者,色也;观者,慧也。用智慧来观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感恩点睛!南无阿弥陀佛……:pray::pray::pray:

本文标题: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li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