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种子种在土地里只能长出葡萄,苹果的种子种到土地里也只能长出苹果。
在讨论如何才能确保孩子成才的情况下,我们先要明白种子的原理,我们不能要求苹果的种子种到土里长出葡萄的味道,同样也不能希望葡萄藤上结出苹果。
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去探讨一个孩子成才的可能性有多大。
先说说今天故事的主人翁贾谊,贾谊在历史上是才名不低于屈原的一个人物,命运和屈原也有点相似。
然而最令人惋惜的一点的是贾谊三十二岁就死了,在贾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十八岁就因才名而闻名洛阳,二十一岁就被汉文帝封为博士,是当时博士中最为年轻的一位。
这说明贾谊真正担得上“才高八斗”四个大字,如果放到今天这个时代,谁家出个像贾谊这样的孩子,父母估计做梦都得笑醒。
不过自古好像特别有才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脑力使用过度的原因,早夭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所以到底是不是天妒英才的原因也不好说。
只能说任何事情都应量力而行,过犹不及都值得人警惕。
贾谊自己是个才子,也总结了一个人可以成才的规律,他在给汉文帝上书的《治国策》里详细论述了一个孩子如何才能培养成才的方法,我觉得这对现代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贾谊认为夏朝的天下可以传承十几代,殷商的天下可以传承二十多代,周朝的天下可以传三十多代,到了秦朝,天下只维持了两代就被推翻了,这其中的原因是教育的不同造成的。
而人与人之间的秉性差异并不大,为何三代的君主选择以德治世,并且维持了长期的统治,而秦王朝却特别残暴无道呢?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三代的君主意识到了道德礼仪对人的好处,而秦朝则崇尚争斗、奸诈、刑罚。
所以三代的君主从太子襁褓的时候,就会选择出名的贤臣给太子做老师,等长大一些又会选择正直、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博学多识有通晓治国之术的人拱卫、辅佐太子。
也就是说太子周围所围绕的全部都是道德、礼仪、学问都很好的人,太子就没有机会见一些奸佞小人。
然后从太子出生所见到的事,所听到的都是正派的语言,所实行的都是正确的原则,前后左右都是正直的人,那他的行为和思想就不可能不正直。
写到这儿突然想到曾经听到多个老师讲过相同意思的话,就是如果你想做大善事,积大功德,但是又发不起心,应该怎么做?
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用善知识来长时薰修自己,自己听的时间长了,将善知识真正内化,变成自己自然而然的思想,那就不用再担心自己无法发心做善事的问题了。
我为什么要突然在文中插播这一点感想,是因为当我们去关注一个孩子能不能成才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天资聪颖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孩子天生下来就很愚笨,那把自己累死,也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才。
所以怎么才能生出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
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论述过这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积厚德,有厚德的家庭才能生出聪明健康的孩子,要不无法解释为何有的孩子天生聪敏,有的孩子天生愚笨。
古人认为一个家族要积五世的大福德,家里才能出一个圣人。
看历史上圣人的数量是寥寥无几,我们才知道,圣人的聪明才智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也间接了说明了祖上积的德有多厚。
做善得善,作恶得恶。
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什么花,这就是世间的一般规律。
夏、商、周三代能代代流传,统治那么长时间,是因为三代的君主都明白这个规律,所以创建了一套辅佐、教育太子的这套制度。
秦始皇显然不明白这一点,他派赵高当秦二世的师傅,胡亥学的是断案判刑,不是斩人首级,就是割鼻子,灭人家三族。
所以胡亥最后把自己二十多个兄弟姐妹都赶尽杀绝,也是有根源可循。
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赋秉性一样,经常学习而掌握的,就像天生本能一样。”
我总结了一下,就是一个人长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
贾谊所建议的是皇家太子的养育方法,那对普通的一般民众来说,虽然做不到像教育太子那样面面俱到,但是也依然可以借鉴其中的道理。
从人的本性上来讲,人都喜欢有道义的人。
但是从现在很多年轻的夫妻在一起都充满戒备心,动辄便能因为各种事情离婚这一点来说,道义在教育中确实已经缺失得很厉害。
众所周知,家庭是国家的最小单位,有男女的结合,才有下一代;有和睦的家庭,才能更容易诞生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但是这两点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原因不就是人们普遍缺失道义造成的吗?
所以德行不仅是治国的关键,也是齐家的关键。
有德行的父母一定会赢得孩子的崇敬,有孩子的崇敬,父母的生活一定会过得比较舒心。
这是一个家庭良性的正面循环。
相反,父母没有德行,或者是德行不够,一定会带来孩子对自己的藐视。
孩子不尊重父母,孩子也没有德行,父母也没有好日子过,这就是恶性循环。
所以教育从哪里开始做起?
并不是从孩子教起,而是从自己的德行入手,当自己起心动念都以利他为标准的时候,
积功累德之下,相信所有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