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读出来

作者: 月光墨墨 | 来源:发表于2018-06-22 22:16 被阅读9次
海纳姐打卡读书截图

一日,海纳姐说把我拉进她的群,“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群。我有点犹豫,说我懒得很,恐怕充数也算不上。海纳姐说,没事,想读就读,不想读可以不读,不勉强我。于是我就进去了,可至今,我一次也没读过。

有时,听海纳姐和刘丽校长读国学经典,一遍又一遍,一篇又一篇,字正腔圆,极富耐心,钦佩之意油然而生。并且,她们已经熟读成诵,烂熟于心了!而我,还是没有起步,有时觉得自己实在不配呆在里面,有时又想着,自己不读,听一听,也是可以的。而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张开嘴。

有一次,我把我的一套国学书找出来,尝试读一读,我先打开的是《论语》。这是带拼音的一套书,生日时学校发给老师的礼物,但没有注解和大意。那时是中午,办公室里只有我自己,于是我小声地开始读。原以为很顺利,想不到还很拗口,读得结结巴巴,几次中断去捋顺,再读,有些还不太懂意思,所以前读后忘,更不用说背诵了!本来升起的一点在群里读书分享的念头,一下子就灭了!

为什么自己越来越不会读书了呢?我认真的想了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求学时期,从小到大,我口齿伶俐,喜欢语文,老师总是挑我读课文,我也特别有灵气,语速、重音、节奏、感情,不用教就拿捏得十分到位,老师没少表扬我,我也因此自豪,到现在还记得我读过的《绿》、《荷塘月色》、《故乡的榕树》、《我的空中楼阁》这几篇课文,甚是喜爱!初次登上讲台后,我更是经常示范朗读课文,只要遇到喜欢的体裁,喜欢的文字,就不由得读起来,也带动学生读起来,当然,我还记得我读过的《背影》、《匆匆》、《春酒》、《散步》等课文,学生听得入迷,我读得陶醉,每每余音袅袅,不想结束。

那时候的嗓子多好啊,音色纯,声音亮,嗓子不破,不沙,随便高歌都没事!现在不行了,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嗓子早已成了破锣车,没有了任何美感,稍微说话多了些或者声音大了些,诱发咽炎,喉咙被痰缠得夜不能寐,每次都借助药物才好转。你说,这样的声音,还能让人听吗?我记得前些年办公室有固定电话,有一次陈校长打电话找一个老师,当时只有我在,我接的电话,最后校长说:“晓红,你的声音可好听啊!”给我惊的,我还不知道当当别人听听我的声音是怎样的感觉呢!

后来,也有人说我电话里声音好听,我便想,是不是真音真的不行了,得过滤一下,美化一下才能听?现在微信用的多,打字打不及了都语音,我也听过自己的声音,你猜怎样?恩,真心不那么好听。所以上次小水说,郑小博公众号里用我的文章《以送别之名,一温诗梦》,如果能配有朗读,如果能是我自己朗读,就更好了。我惴惴不安的应着,说试试,可毕竟是第一次,毕竟不是二十年前的嗓子,毕竟很久很久没有出声读过书了,我就张嘴读了三四句,就全然找不到感觉,索然无味,顿时怅然若失!

我为什么不会读书了呢?我知道了,根本原因,不是嗓子,不是胆子,而是因为中断太久,我已经失去了读书的感觉。任何事情,都是由最初的陌生,到慢慢熟悉,到熟能生巧,到巧而驾驭的,这中间,需要日积月累的接触,也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训练,如果原来自以为有天赋,而后天不再练习,那就是当代的“方仲永”了!

找到了原因,就好对症下药了,只需要重新拿起书本,重新找回自信,重新听到自己的声音,重新勇敢的在学生面前演绎,那么以前的美好,一定可以找回来的,即使因为嗓子确实大不如前,也不会不敢发声,变成懦弱的哑巴!

你听,海纳姐又在群里打卡了,还有小记录:【6月22日】刘伟平读书打卡第91天:《道德经》读1遍共读49遍,《笠翁对韵》共读18遍,《论语》共计读107遍,《大学》共计读129遍,《诗经· 国风》第60首读3遍……我仿佛看到,海纳姐身着旗袍,神情优雅,端坐桌前,朗朗读书的情景,一字,一句,一节,一章,都口齿留香……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这是群的签名,也是她们的心声,这是又一群的“朗读者”,也是敢和岁月抗衡的美人。

我呢,我是需要“哑”下去,还是把书读出来?其实,答案,已在我的心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书读出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ml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