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想要进入休息状态时,突然想到一件伤心事,于是大脑发出指令不要去想,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想,且越陷越深······
失恋了想要忘记对方,可是越让自己忘记,内心却越记得清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孩子在玩游戏,你提醒孩子不要把沙子朝上扬;提醒孩子孩子不要玩水;不要扔东西,可是孩子好像闭目塞听,仍然玩的不亦乐乎。
为什么会这样?你越提醒,大脑或孩子越跟你作对呢?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越是不要做,不想去想的事情,却往往会去做、会去想,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魏格纳也称这为“讽刺性反弹效应”。
“讽刺性反弹效应”也诠释了为什么父母让孩子不要做某件事时,孩子偏要做的行为。我认为,这种心理的背后,可以分为3个方面来解释:
幼儿只能接收到部分指令
有时候孩子根本没有去做某件事,但是父母禁止的言语反而提醒了他们。这时候,你火冒三丈,觉得孩子不听话,处处和你作对。但是仔细想想,我们成人连自己的意志都控制不了,还和孩子置什么气。
当孩子去做成人禁止的事情,可能真不是孩子和父母作对,而是他们获取的信息就是要这样做。对于婴幼儿,父母说的句子太长,孩子只能接收记住后面的信息。
比如,有的父母会问幼小孩子,要爸爸还是妈妈?孩子会说妈妈。当把妈妈和爸爸位置置换时,宝宝会选后面的爸爸。
如果你警告婴幼儿:不要把米饭撒地上啦!那么他们也许接受的信息是:米饭撒地上。
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只能获取后面的简短信息?父母给出的指令需简短明确。
举个例子,若你看到孩子把玩具一件件扔在地上,想要孩子把玩具收拾好,那么你可以把收纳盒放到孩子面前,说“捡起来”,而不是说“不要把地上扔的到处都是”。
“禁果效应”的导向
幼儿大多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同时在某个阶段还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而“禁果效应”通常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作怪。当父母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时,孩子偏要做来看看,这只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是孩子不听话,也不是孩子故意气父母,也无关道德。
“禁果效应”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父母可以利用禁果效应引导孩子做正确的行为。
有个著名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相传苏轼和苏洵从小顽皮,不爱读书。苏洵夫妇为了引导他们读书,在两兄弟玩耍嬉戏时,夫妇俩就躲在旮旯暗处看书,待孩子一来,父母就故意把书藏起来,神秘兮兮的让孩子很好奇父母一定是在阅读什么好书。当父母外出时,哥弟俩就把藏起来的书‘偷’来看,日子久了,苏轼和苏洵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陷入权利之争,孩子想要挑战父母底线
卢梭在《爱弥儿》书中提出:我们原始的情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幸福,所有第一个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一般的教育方法有一个错误就是:首先对孩子们只讲他们的责任,而从来不谈他们的权利,所以开头就颠倒了。
孩子一天天成长,心里需求的自由空间也在一点点变大。而此时父母如果还是像对待幼儿那般,事事包揽,事事阻拦,孩子的成长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孩子想要突破父母言语的禁锢和行为的包围,这时孩子就会去挑战父母,因此便会陷入权利之争。
此时你的警告,孩子会认为是对他自主权的挑战。你让孩子朝东,孩子可能会朝西,也可能会朝北、朝南。陷入权利之争的孩子,他们会沉浸在这种反对父母而带来的力量感之中。
若想避免权利之争,父母要先放下“为人父母”的身段,避免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要平和有礼貌的要求孩子合作。
正如托马斯.戈登所说:“当你放弃使用权力去控制年轻一代时,你对他们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反之亦然。”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指出,所谓母亲的技巧,我们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她对孩子的领悟和了解,她只有真正的对孩子有兴趣,而且一心一意要赢取他的情感,并保护他的利益时,才会有这种技巧。
我想“这种技巧”,可能是父母足够的了解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然后对于孩子每个阶段的行为给予理解,父母的每一个行为是以和孩子培养更牢固的关系为基础,这才是真正的拥有这种技巧。
此外,想要孩子与我们合作,以下几点也可供大家参考。
1,建立良性依恋关系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中指出,当父母把教养建立在“和孩子培养稳定,安全的关系上”,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依靠直觉来教养孩子,而不用求助别人的技巧或手册。
教养孩子的前提大方针是建立依恋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教养可能就不会有效。
因为孩子不会去听一个和他们关系不好的人的说教。
2,父母多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少用‘不’字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做事时,爱人在旁一直说不行,你不可以这样做!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可能早就火冒三丈了。
经常对孩子说‘不’,就像一直的在否定孩子,孩子不是起逆反心理,就是退缩一边,不再尝试新的挑战。
父母在和孩子说话,可以多使用正面积极的词语来代替“不”字,孩子更容易接受。
3,使用创意表达法
每个孩子都喜欢把日常的玩具拟人化,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成人命令式的语言,孩子可能难以接受。若父母使用一些创意表达法,比如拟人化的表达,效果比直接的下指令会更好。
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沙子不愿意回家,家长可以用小朋友的口吻说:“家里的霸王龙要袭击其他小动物啦,我们回家拯救他们好不好”,这样要求小朋友合作,小朋友一般都会答应。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如果他们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并不是要和成人作对。
我们需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找到和孩子沟通的技巧。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才更和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