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带你走向安详
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或许这个日子不太引人注意。
因为文化贬值的年代,书籍已经被各种快餐文化、网络信息所覆盖。追名逐利的经济社会,人们为了更高更好的物质生活忙碌着,快节奏和高负荷带来的生活模式似乎已经不允许人们去享受这份读书带来的心灵的安宁,或者说人们已经习惯了灯红酒绿喧嚣充斥的市井生活。
一旦安静下来,便忍受不了片刻的孤独,因为一旦孤独,好像患了交际隔离症脱似的,唯恐脱群不被重视。
因为沉醉于人群中,多少有享受人的社会性所带来的快感,多少可以张开嘴巴畅所欲言引起众人的关注。
而读书,是件面对自己, 享受孤独的事。就如一个人的独跑,身体和心理经受着双重考验,两者都是在孤独的自我完善中进行的。关闭嘴巴,没有语言的交流, 只是心和文字的碰撞,只是心和自己的对话,在此过程中, 慢慢地重塑我们的精神长相,渐渐地修复我们的负面情绪,悄悄地将我们的灵魂引向回家的路,因为那里有我们一生需要的安详。
忍受不了孤独和寂寞,恐怕难以静下心来读书。
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害怕孤独,因为我们害怕失去,究竟会失去什么呢?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害怕失去的或许只是生活的累赘,或许只是别人的嫁衣,或许只是茫目的裹挟,或许只是虚荣的泡沫,精神的垃圾其实与我们何益啊?
而读书,会让我们遇见人生最曼妙的风景,能让我们变得不再浮躁,不再过于世俗和狡黠,不再惶恐和过于纠结,不再毫无节制地追求名利,最重要的是读书让我们的内心安静下来,让我们焦虑的情绪慢慢平复,让我们疲惫的灵魂得以慰藉,让我们离回家的路越来越近。
功利性太强,恐怕也难以静下心来读书。
在这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金钱、房产、豪车、权利等等显现标志豪横地将核心价值观的天平拉偏,导致“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还在影响一部人。要不,何以有“狡黠者鄙读书”?
正因为在这些“君子”心中,百无一用是书生。甚至有人认为读书多了就是中毒太深,适应不了社会,换不了金钱。即便崇拜有文化的人,但拜金主义者依然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些个“穷书生”。
殊不知,知识改变命运, 老祖宗早就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此类鼠目寸光之辈岂能高瞻远瞩?井底之蛙罢了!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当你真正成为书本的受益者,成为精神的富有者,你就会发现你的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即便风雨交加,但心里仍是晴空万里;你的每一天都会在享受孤独与灵魂的安宁中,汲取许多精神的营养,让日子充盈着质朴的幸福和平淡的欢喜;人生之路,便会走得不紧不慢,便会有闲情逸致欣赏路边的花儿,便会不跟自己和别人较劲非要到达所谓的人生的顶峰,便会不至于走得太匆忙将灵魂忘在路上。
或许,读书远没有文字中所写的美好,读书远没有快餐娱乐让精神放松,读书远没有自媒体玩得过瘾,但是它决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场持久的人生修行,是人生永恒的芬芳,是低谷夹缝中漏下的一道光,带你走向是生命终极的安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