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祖坛经(5)坐禅品

六祖坛经(5)坐禅品

作者: 晓云感恩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2-17 16:45 被阅读0次

坐禅品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着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惠能大师开示大众说:“这个法门中所说的坐禅,本是不执著于心,也不执著于净,也不是不动。如果说执著于心,心念原本是虚妄的;知道心念是虚幻的,所以也就无所执著。如果说执著于净的话,人的自性本来清净,因为有了无明妄念,所以覆盖了真如本性。只要没有妄想,本性自然清净;如果起心执著于净,就会产生净的虚妄;虚妄没有一定的处所,有了执著,就是虚妄。净原本也没有形相,现在却立出了净的形相,还说这是修行的工夫;有了这样错误的见解,就会障蔽自己的真如自性,反而被净相所缠缚。

    善知识!所谓修不动心者,如果能在见一切人时,不见他人的是非善恶、功过得失,这就是自性不动。善知识!愚迷的人,身体虽然不动,但是一开口便说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这就与正道相违背了。如果执著于心或执者于净,就障蔽了正道。”

    惠能大师再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什么叫作‘坐禅’呢?顿教法门所说的坐禅,是无所执著而没有障碍,在外对一切善恶境界不起念,这就称为坐,在内能见到自性不动,这就称为禅。

    善知识!什么叫做‘禅定’呢?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内心不乱叫做定。若在外境上着相,内心就会散乱;若能外离一切相,内心就不会散乱。自心本性原是清净安定的,只因遇境起念,所以内心就乱了。如果见一切境而内心不乱的话,这才是真定。

    善知识!外离诸相就是禅,内心不乱就是定,外禅内定,就叫做禅定。《菩萨戒经》说:‘我人的自心本性原本清净。’善知识!在念念之中,得见自己的本性清净,精进修持实践,自然能够成就佛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祖坛经(5)坐禅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ss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