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证资料准备的很充分,女儿和我早早的来到大使馆。兴奋,紧张,充满期待的面签场面就要来临。
女儿从小到大一直很努力,计划大学毕业前看看大洋彼岸的国度。做为留学的一次考察。做妈妈的当然一如既往的支持。
长长的队伍就要排到我们了,检查护照,贴认证码,安检,然后进行手纹录制。隔着玻璃窗,里面坐着一位四十来岁的金发女签证官。每天重复的录制工作,看不出她们是高兴还是厌烦。一副工作严谨的职业表情,莫名的就紧张起来。
轮到女儿了,她来到面签官的面前,伸出双手。女面签官看了看,友善的笑了。然后耐心的指点女儿怎么做,不厌其烦的示范,还笑着说:‘’漂亮的小姑娘,别着急,没关系,做的很好。"女儿也笑了。
这时候我后面一个穿着貂皮,戴着首饰的四十多岁的中国女人,好奇的凑上前来。然后回头叽叽喳喳的和她同伴说,前面的孩子十指不全,耽误时间了,早知道她手有毛病,就不站这队了。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我抬头看看墙角的摄像头,听中介说,摄像头记录着每一个人从走进大使馆开始的一言一行。
女儿歉意的看了看后面那些人,手有点颤抖,更不好录指纹了。面签官自始至终面带笑容,耐心的指导。通过了,女面试官微笑着向女儿竖起大拇指。
女儿手有先天残疾,但她一直是我们全家的骄傲,从小自立自强,从来不搞特殊,在学校甚至比别人干的多,虽然有残疾证,但从来不去享受低保待遇,女儿和我们一直认为,我是正常人,不能搞特殊。一路走来,是那么阳光上进。
大使馆,玻璃之隔,同样的四十多岁妈妈的年龄,只不过她是金发碧眼,却面带笑容鼓励孩子,用语言温暖孩子,用手势肯定了孩子。
而穿貂的中国女人,她的行为有悖孔孟之道,没有尊重别人,也没有被人尊重的品质。她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她去美国干嘛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