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是我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起,至今印象还很深刻。
我村西边四里地,有一座小山――茅山,山东边就是我村的地,村民每年有种棉花的习惯。
那一年,又到了采摘棉花的季节。由于每到黄昏,山上就会传来乌鸦和猫头鹰瘮人的叫声,让人听了心里发慌。尽管开透的棉花第二天因露水打湿,质量会变次,但人们还是不管摘完摘不完,不等黑影下来就早早收工回家。
有一天,有一人为把开得很白的花摘完,黑影下来了还没走,突然,摘花人惊愕地看到,从山上冲下一个怪物,穿一身黑,披头散发,嘴里喷着火,还发出凄厉的怪叫声。摘花人看到此情形,吓得连包着棉花的包袱也顾不得背,扭头撒腿就跑,一口气儿跑回村里,逢人就说在茅山遇着鬼了。

茅山闹鬼的事,由此沸沸扬扬地传遍全村。紧接着第二天,又有人遇到相同的情形。于是,村民对茅山闹鬼的事深信不疑。人们再也不敢摸黑摘棉花。
令人不解的是,每天黄昏茅山闹鬼后,第二天,准有人家棉花地丢失不少棉花。人们自我宽慰地说,少就少吧,反正比让鬼抓去强。从此靠茅山的棉花地里常常丢失棉花,人们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九月二十三大霍会,大霍在茅山西边六里地。九月二十二日,太阳快落山了,有一外地人推着满满一独轮车棒槌经过我村,一问得知他要去大霍赶会。村人好心地劝他在村里留宿一宿,明天起早走,因为茅山正在闹鬼,去大霍茅山是必经之地。推车人犹豫再三,左右为难。他担心第二天起早走,到大霍占不到好地方,棒搥卖不到好价钱。于是,他谢绝了村民的好意,执意要走。有一德高望重的老者说:“你硬要走,俺也就不拦你了,我挑几个胆子大的送你过茅山。”推车人千恩万谢。当他们来到芧山脚下时,天正好也黑了,推车人只顾急着赶路,几个村民却越走心里越紧张。突然鬼在山头出现,披头散发,喷着火,伴随着凄厉的怪叫声向他们冲过来。几个胆大的村民一看,吓得六神无主,扭头就跑,也顾不得推车人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村。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正在村口等他们回来。老者问:“这么快就回来了?”几个胆大的人如是这般的一说,老者叹息道:“推车人恐拍是凶多吉少啊!”
第二天,天快黑时,村民惊奇地发现,卖捧槌的人推着空车,又经过我村。人们七嘴八舌地询问他昨天遇鬼的经过,鬼是如何放过他的?卖捧槌的人笑着先谢了村民的盛情挽留和无私帮助,然后,一五一十地把他茅山遇鬼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几个年轻人跑了以后,他心里直发毛,也想跑。但一车棒槌怎么办?这是自己费了几个月功夫做成的,一家人全指望着卖捧槌的钱花呢,我就是丢了命,也不能丢掉棒槌。正思想间,鬼已到了跟前,伸手就来抓他,他也豁出去了,顺手抽出一个捧槌,朝着鬼的脑袋打去,忽然鬼开口说活了:“别打,别打,我是人不是鬼。”他半信半疑地问:“你到底是人是鬼?”“鬼”说:“我真是人。”他又问:“那你为什幺装神弄鬼吓唬人?”“鬼”说:“我碰巧有一次看到芧山东边的棉花长势挺好,就起了歪心,想不劳而获,就想了个装鬼吓人的法子。我怕被人看出是装的,就单等天快黑时下山,把人吓跑,再大胆地偷摘棉花,多少天了没人识破。今天我正谁备下山偷摘棉花,看见你推着满满一车物品,以为是值钱的东西,心想,这回该着我发财。唉!谁知你不怕鬼,这回算是栽你手里了。”
他又不解地问:“你那披散的头发,喷出的鬼火,难听的叫声又是怎么做成的?”装鬼的人说:“披散的长发是剪马尾巴做成的,鬼火是用棉球沾气油,用铁丝固定好,准备下山时才点着。难听的叫声,是我从县城买的口笛改装的。”他听后都气笑了:“这么一点儿小把戏,竟把人骗得好苦。说吧,想私了还是公了?”装鬼的人连忙说:“私了,私了。”他说:“那好,你帮我把车推到大霍,就放了你。”装鬼的人一听,竟有这等便宜事,一迭声地说:“好好好”。到了大霍,他一个外地人又能拿此人怎样?只好对此人说:“以后,要好好做人,不能再干这偷摸的勾当。再让我捉住,定当送官,滚吧!”-装鬼人一听让他“滚吧”,慌忙俩丫子加一个丫子――撒(三)丫子了。
村民听了卖棒槌的讲述,才发现上当受骗,村民感谢卖棒槌的为村里办一件大好事。自此以后,芧山再没闹过“鬼”。人们在山脚下干活,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