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565443/9c0ab6a2b5d22f29.jpg)
本周通过读小雨悄悄让爷爷奶奶买零食的故事,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家庭共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清晰的看到,为什么要家庭在一起学?在一起的好处到底是什么?如果不在一起共学和不在一起共学他们的差别是什么?通过小雨悄悄吃零食的故事我看见,原来看似是一个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化解和解决,其实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家庭或者说,化解了家庭灾难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说这个是一个灾难,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其实就是家庭家族内在运行机制的一个最终呈现。
我们看到,小雨明明知道身体是不可以吃零食的,但是还是悄悄的这么做了,可是做了之后被发现了,小雨的解释是那么的恰到好处,而小雨的妈妈,似乎最后的那么不好的结果发生了,自己却好像化解不动一样,我看到这些事情的背后是有一个体系在引导着不好的结果的发生。小雨悄悄的让爷爷奶奶买零食了,自己也悄悄的吃了,当妈妈发现了之后,小雨毫不犹豫的说,这是爷爷奶奶给我买的。这句话首先,成功把自己吃零食的错误,转嫁于他人,即便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即便是给自己买了零食的爷爷奶奶,到了该承担责任的时候,小雨毫不犹豫的就把责任进行了转嫁,让妈妈不怪小雨,去怪爷爷奶奶,怪爷爷奶奶知道小雨不能吃零食,还要给小雨买。这是小雨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小雨说,爷爷奶奶还不让我告诉妈妈说。
这第二步,就直接把爷爷奶奶的错给放大了,这个放大的方式就是,爷爷奶奶给我买了零食了,我也吃了,然后爷爷奶奶还不让我给妈妈说,可是小雨为什么还要给妈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认为,小雨在爷爷奶奶跟前也会说,我可想吃一点零食,但是妈妈都不让我吃零食。这时候,爷爷奶奶会觉得妈妈真不知道心疼小雨,都这样了吃一点怎么了,可是爷爷奶奶也知道,吃了会让自己身体不好,但是爷爷奶奶还是让小雨吃了,爷爷奶奶让小雨吃完之后,跟小雨说不要告诉妈妈啊,此时的小雨快速的和爷爷奶奶站在了一个队伍里,就是吃零食不让妈妈知道。
而转身,妈妈发现之后,小雨又用了同样的方法,只是语言不同,快速的和妈妈达成共识,站在了一个队伍里,你看,我都不想吃的,但是爷爷奶奶给我买的,买了他们还不让我给你说。你说爷爷奶奶是个啥人吧。此时小雨成功的在这个事情中把责任推的干净,让这个问题最终升级为公婆和儿媳之间的问题。所以,可以看到,爷爷奶奶没有识别力,妈妈没有识别力,就只有被小雨给“安排”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说家庭共学的重要了,我们都想要让家庭快点好,让孩子快点好,那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一家人一起学,各自在各自的角度和身份里去学习,各自改正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同时提升各自的识别力,这样就是最快的学习成长了。
本周再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会带入一些新的思考个角度去读,看见的也开始不一样了,我看见,这故事里的每一个人,就好像恰到好处的存在一样,小雨其实知道,就像我也知道,去爷爷奶奶家,爸爸妈妈就管不住我了是一样的,我料定了我只要这么说,装可怜,爷爷奶奶一定会给我买零食吃,那如果妈妈发现了,我就告诉妈妈说是爷爷奶奶买的,并且爷爷奶奶还不让我给妈妈说。小雨之所以这么说,就是知道,妈妈是一个不敢和爷爷奶奶正面对抗的人,只会憋在心里,这样憋在心里,小雨就不用承担这个事情的责任了,并且自己还吃了零食了。结果就成了表面不了了之,其实在各自心里,都成了一个发生灾难的导火索了。
所以这就是家庭的配置,这个配置就是匹配好的,爷爷奶奶就是悄悄买,小雨就是左右装可怜,左右逢源。而妈妈就是敢怒不敢言。所以一出手,就是死局,表面看起来没事,内心翻江倒海。我也看见了说,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想规避灾难的话,只有家庭在一起共学,每个人都提升自己的识别力,每个人都学习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家庭环境里才会没有死角,没有死角,也就意味着,错误就不敢靠近。这是我通过小雨的故事看见了,家庭共学家庭共识的达成,才是最快速翻转家庭和家族向上发展的重要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