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

作者: 弘圣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0:48 被阅读0次

[2]要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

为了关怀儿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他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也就是想俗话所说的那样,要“设身处地”。

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和孩子们一样对周围事物有喜怒哀乐反应的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有时也会因一时不慎而犯急躁,但只要他是出于好心,孩子们是会谅解的。

我越来越明确了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真理: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不用伤害他们心里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不恰当的,没有分寸的关心,如果伤害了儿童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那么也会像直接的侮辱一样刺伤儿童的心灵。……

[帕夫雷什学校发生的事情,很多学校不也同样出现并且还在不断上演吗?有的孩子不愿意踏进校门,无论家长怎样哄劝;有的家长要求孩子调班;有的孩子畏惧自己的教室并退避三舍……我们扪心自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校的教育教学策略是否有问题?我们是否有过激的行为?工作上是否有失误?孩子的怕只能说明一点,他们已经失去了美好的初心,他们敏感的心已经变得麻木;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渴求知识的火花已经泯灭;孩子学习的愿望,激愤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决心已经消失殆尽;他们没有了自豪感,荣誉感和自尊心。他们看到的是冷酷,感受到的是压抑。我们似乎已经忘记学校是创造快乐的地方,学校是温暖幸福的地方,学校是教学相长的地方]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教师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所提的每一个意见都应该慎重从事,考虑再三。儿童的心是敏感的,这颗心可以吸收一切好的东西。如果教师能引导儿童向好的榜样学习,启发他们效仿一切好的东西,也就是不使儿童心灵受到伤害,不使他们感到委屈的自然消失。这位女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所犯错误的根源在于,它对待儿童采取了冷漠无情的态度,他不应该在全班同学面前把孩子置于反面教材的地位。这位教师的错误还在于没有注意、没有理解儿童的苦衷。

要想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面貌,必须发展并巩固儿童自我尊重的感情。任何一个考虑问题较深的教师都知道,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如果他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印象比自己的实际表现坏,他的自尊心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相反的,如果儿童不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个人的优点及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儿童自己不想学好,那么任何一个教育者也无法硬让好的东西在儿童心里生根。因此只有教师和集体都能首先看到儿童身上的优点的地方,才可能出现这种积极要求向上的热忱。有有些教师尽量想通过直截了当的,似乎是最可靠的方法来改正学生的缺点。他们把孩子的弱点公之于众,希望儿童自己以批判的态度评论自己的行为,“醒悟”过来,然后努力改正。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教育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样对待儿童的心灵,就好比把他们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样做的结果,儿童就会很自然的起来保护他们自己,尤其是当他们确信自己有了痛苦而教师反倒觉得愉快时,就更会这样做。

相关文章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今天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时,魏智渊老师指出:我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达到自...

  • 2020-08-26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总结 ...

  • 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

    2020.11.2 第十、十一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预习题 新网师2020年秋学员第十、十一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

  • 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核心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环”,这个循环的动力系统的核心是“儿童的自尊心”,正是因为“儿...

  •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你学生爱学习的秘密在这里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全面而丰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博大而精深。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

  • 【学习】也谈教师专业性

    ——听《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环》第一讲有感 10月31日晚,在新网师钉钉群听完了冯美娣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第八次预习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第八次作业内容 《家庭教育》:家长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在《家长教育学》前言中,苏霍姆林斯...

  • 20220531读书笔记

    父母亲的爱是最好的家教 ——读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谈话之三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话之三---看看自己的精神...

  • 走进美好的人,享受美好的旅程

    李镇西老师的《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里,从始至终贯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由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滋润,李镇西老...

  • 自尊感——成长的源动力

    干国祥老师把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核心的因素,命名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它指的是:是指生命在劳动/学习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ok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