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内心深处,所看过的几个东野圭吾的故事里,《白夜行》是最触目惊心的,也可能是第一次看他小说的新鲜感所致,本以为由奢入俭难,之后可能不会觉得那么惊艳了。
图片转自网络可是《恶意》这个故事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说《白夜行》是潜伏和隐藏,《恶意》则是欲盖弥彰,固有的认知里认为人类的本能应该是犯罪之后的隐藏和压抑,意料之外的是,这个故事是犯罪之后的欲盖弥彰,这才是让人毛骨悚然的恶意。
之前有看过相关的报道,比如某些心理扭曲的犯罪分子,会以与办案人员进行智力角逐而萌生无限的满足感,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都好过暗地里的编排。
作家日高邦彦被杀,他的新婚妻子与同为作家的好友野野口修同为发现命案现场的人。经过警方一系列的调查,杀人凶手恰恰就是野野口修,故事情节中令人瞠目结舌的设计在于,野野口修处心积虑准备好的小说手稿、日高邦彦前妻的照片,这些证据都是为了引导警察能够找到他,并将他的杀人动机公布于众。这个虚假的杀人动机为野野口修是日高邦彦的影子作家,他才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作家。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就显得有点普通了。随着警察的深入调查,真实的杀人动机令人不寒而栗,那就是“我就是看不惯他。”作者的着墨点聚集在日高邦彦的杀人动机上,从一开始的看似合理的动机,到发现纰漏,一点点找到真实的动机。这俨然已经是心理层面的推理小说,他已经不像很多故事一样,纠结于作案手段这些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深入到心理活动的分析,直指人心。
野野口修作为一个看起来生活的并不如意的中年男子,写作事业上没有建树,没有爱人,还得了癌症,他将自己的这些不如意都投射到自己的好朋友日高邦彦身上。这种对比加剧了心理失衡,日高邦彦已然成为畅销作家,还二度结婚娶了年轻貌美的妻子,这些生活中的好事为什么都落在日高邦彦的身上,而野野口修自己却过的如此狼狈。
当他的情绪聚集起来的时候,杀掉日高邦彦似乎就为自己找到了出口,在他编排好的杀人动机里,日高邦彦的正面形象被完全颠覆,他先在自己的心里将这个人否定,继而成功掠夺他的作品和名气,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为自己寻求了一条直达成功的捷径。
前段时间的武汉面馆的杀人案,一件小事变成了一起恶劣的案件,而问题就在于,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小事,对他人而言,1块钱就是一道大难题,因为1块钱被辱骂,则是触发了杀人者心中的扳机。
人与人之间,每一个小小的恶意,都有可能生根发芽,在某一个时刻,发生化学反应,触发大脑的某一个区域,造成极端行为。也有可能,就算是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因为一个争端大打出手,这一丝恶意反倒使得他们不打不相识,成了朋友。
看过这个故事,对人的恶意之深、之莫名其妙、之严重后果有了全新的理解,正如有句话所说,阅读的一个作用在于,好的作品带给你的冲击和体验,会让你觉得身边平常的事情也都见怪不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