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码字的状态出奇地不好,是在简书日更一年多以来的最低谷,好像终于到了瓶颈期。原来水平平平的人也有瓶颈期,用这两个字好像还有点自夸的成分?
个人总结了状态不好的几种表现:
1、不知道写什么
脑子打结就找不到素材,其实并不是没有素材,而是发现不了。这就是俗话说的,生活处处有文章,只看有没有一双擅于发现的眼睛。感觉脑子里钝钝的,别说要抓住灵感了,连动一动好像都十分困难。
2、拖拖拉拉
状态不好的直接表现,平时每天越早把文章写完越好,现在是对着空白的手机发呆,然后看时间,再然后看手机,美其名曰找灵感,最后一个小时过去了,还在刷手,直到实在拖不得了,才挤牙膏似的挤出几个字来,自己的心也好累。
3、写不出东西
不得不开始写后,也时断时续写不出东西。就像我前两天想要用一首诗句来描写江南的烟雨,应该有好多可用的,但压根想不起来,愁煞人也,找不到适当的表达就像找不到全身的衣服,司空见惯地难受。
4、写不了长文
那就是显而易见的结果了,素材不足,时间不够多,表达力欠缺,这种种因素之下也不出长文就顺理成章了,好像连写点废话的能力也不足了,只能写点小学生文学:今天写小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唉呀怎么办。
5、写文的时间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一定是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用时短,文章却并不短。下笔没有神呢?就算用原来两倍的时间也写不了同等水平的文章,是事半功倍的典型案例。
6、打字状态差
我是用五笔输入法码字的,状态不好的时候出错率节节上升,打一个词改三四遍,自己都要失去耐心,正所谓一不顺,百不顺,还常常想不起字的写法,切换成拼音的频率也不断上升,连拼音都还会输错,这到底是状态的问题,还是专注度的问题。
7、文章改不好
写文章改文也是一大重要环节,纠正错字、查漏补缺、美化字句、完善情节。状态不好的时候知道自己写得不好,但却不知道怎么改,就像一个差生写的作文让另一个差生来改,他只知道写得不好,却不知道哪里不好,要怎么样把它变好。
这就是我最近的写文状态,相当挣扎。
我曾看到过一个写长篇小说的作者说,她一切痛苦的来源都是因为写小说,虽然她在写之前查阅了许多资料,写了详细的大纲,故事的框架搭建完整,但写到中断也变得后继乏力,每天枯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半的任务,焦虑得睡不着觉,睡眠不足又引发思维迟钝等一系列问题,使自己陷入到了恶性循环之中,最后影响了身体健康。而这一切在停止写文后就不药而愈了,天蓝了,水清了,生活美好了,吃嘛嘛香,身体倍棒,睡觉打雷也吵不醒。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是暂时放弃呢,还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把低谷度过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