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查尔斯·埃利斯不但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更是金融行业里的实战派。
他的代表作《赢得输家的游戏》被许多金融著作所引用,屠夫曾写过3篇与之相关的文章:
闪电落下的一刹那:你投资为何总不赚钱?
投资者要避免的7个错误
直到黎明破晓前:埃利斯谈长线投资
最近屠夫重温这部著作,发现第9章正好和咱们之前聊的『时间杠杆』相关。
关于时间对投资的影响,我们曾在《投资里的时间魔力》里介绍过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的观点。
同为投资大师,不妨也来听听埃利斯怎么看「时间」。
01 为什么投资大师总爱谈「时间」
「时间」是投资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约翰·博格不惜用一整章讨论“投资里的时间魔力”……
霍华德·马克斯直接写了一整本书,专讲“周期”……
《华尔街2》借主角之口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资产”……
为什么投资大师们都爱讨论「时间」?
道理很简单: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都和时间有关。
埃利斯博士将股票投资收益拆解为3部分:
无风险投资收益率
通胀调整前、用以弥补购买力损失的溢价
通胀调整后、用以弥补市场风险的溢价
*屠夫注:和博格的分解角度有所不同,可以对比《笑问收益何处来》
第2点和通货膨胀直接挂钩,而“通货膨胀”这件事,是要放在一定的时间框架下观察的。
比如19年,咱们历了比较快的物价上涨,12月的CPI同比上涨4.5%;而20年10月的CPI同比上涨只有0.5%,甚至有人开始担心通缩。
看一两年的数据,你会迷失在短期现象里。只有把观察周期放宽,才有机会洞悉本质。
第3点影响的是投资风险,这是所有投资者都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一个简单的常识是:时间框架越短,收益率的阶段性波动幅度越大。
反过来说,长期的投资收益才会趋近于正常,均值回归才会有效。
除了影响收益和风险,时间最最重要的作用是 —— 杠杆。
02 阿基米德的杠杆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够撬动整个地球。
投资的时候,时间就是杠杆,支点是我们的投资策略。
时间,可以让投资从一文不值变得极具魅力。
巴菲特“平平无奇”的年化20%收益率,就是最好的例子 ——
只要你不是短命鬼,复利效应在时间的作用下会让你变得极其富有:
可以说,时间是制定正确投资策略的关键。
持有资产的时间长度,观察数据的时间窗口,衡量结果的时间距离,这当中的任何一项对投资而言都至关重要。
投资收益的均值回归必须有「长期」作为前提和保障。以均值为中心的波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的影响。
时间越长,投资收益率越容易“收敛”到均值水平上。
不久之前,屠夫刚和大家探讨过「时间杠杆」这个话题。
时间作为一项杠杆,既有放大功能,也有缩小功能。
放大的是投资收益 —— 时间越长,不同投资之间的回报差异越大。
缩小的是不确定性 —— 时间越长,投资组合的实际回报,越接近于预期回报。
能用好时间杠杆的投资者,才有机会取得卓越的收益。
03 因时而异的投资选择
如果预期投资时间很短,长线回报最高的投资可能在此刻看起来并不可取,精明的短线投资者当然不会选择这样的投资。
但是如果预期投资时间足够长,有着长远目光的明智投资者就可以放下顾虑,拾起那些短期看似风险很大的投资 —— 比如股票。
我们习惯于用“年化收益”来衡量投资回报,可是固定12个月的时间框架,并不能匹配不同投资者的时间要求。
有的人一次只投资几天,有的人可以几十年持有某只股票,因为大家的目标不同,限制也不一样。
但是,「时间框架」对投资影响重大。
为了说明时间的重要性,埃利斯博士举了一个略微夸张的例子:
如果标准的股价每股为40美元,一天之内的价格波动范围很可能在39.25~40.50之间,波动幅度约为3.1%。
《赢得输家的游戏》成书时,美股市场普通股的平均年回报率大概为10%。假设预期的日收益率为0.04%(年收益率10%除以250个交易日),预期日价格波动范围为±1.55%(日波动幅度3.1%除以2)。
现在,让我们把0.04%的日收益率和3.1%的日波动率按“年”进行换算,预期的年度平均回报率仍然是10%,但是 ——
以10%为中心的收益率,波动幅度达到惊人的387.5%!
换而言之,在这样的股票上投资一天,把日收益率转化为年收益率之后,年化收益率会在「获利405.5%」和「亏损372.5%」之间!
正常情况下,我们当然不会只投资一天,但是这种“单日投资”的模拟,确实能说明「时间框架对投资的影响」。
时间框架很长的投资者很可能100%投资普通股,而时间框架短的投资者则会投资国债或者货币基金,两者都是明智的做法,没有好坏之分。
因为时间,可以换取投资的确定性。
04 时间的朋友
翻阅历史资料,你会发现每一年的股票回报极其不连贯。
收益有高有低,损失有大有小,简直是“随机漫步”的状态。
运气极好时,你能获利高达53.4%;运气最差时,你能一年亏掉37.3%。
如果强行“总结”这种一年期的经验,试图把它的平均值作为年化收益的参考,你会被带进沟里。
为了更好地理解「时间」对投资的影响,埃利斯博士以美股数据作为样本,整理出这样一张图:
图9-1 去除通胀因素后,股票、债券和现金的收益范围
一年期的“经验”难以作为参考,但是如果把时间框架调整到5年,投资回报开始有些规律了
—— 亏损的情况迅速减少,平均收益率更加稳定。
假如把时间再拉长一点,以10年时间框架来观察,投资回报的规律性就更明显了
—— 美股历史上的10年期只出现过一次亏损,年化收益率普遍为5~15%。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像股神巴菲特那样以超过20年的格局来看,规律性明显得令人咂舌
—— 没有任何一个20年期的股票投资亏损,100%获利,而且趋近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率。
埃利斯博士说的,并不是押注单一个股的“伪投资”,而是以指数投资为代表的、充分多样化的股票投资组合。
在这样的条件下,投资赚钱就是必然的事,因为时间站在你这一边,你成为了时间的朋友。
05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都说“长期投资大概率能赚钱”,但是该如何看待投资中的“短期”和“长期”呢?
北京的「天气」难以预测,但是「气候」却很好描述。
两者的差别在哪呢?
天气的时间框架非常短,风霜雨雪,阴晴不定,变化多端;
气候的时间框架要长一些,是长期总结下来的更有规律性的东西。
投资也是如此:
耐心的投资者通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观察和总结,穿越短期毫无规律的表象,看到投资真正的形态。
屠夫在《预测不可预测之事》中,也有过类似的比喻:
预测的尺度越小越精确,却越容易不准确。
因为预测,也有它的“尺子”。
当我们把预测的尺子放大,衡量10年以上的大趋势时,我们可以轻松地说出“指数长期上涨”这类预测结论;
而预测的尺子缩短到1年以内,预测的可靠性就会下降,“今年内会如何如何”的断言很容易被打脸;
预测的尺子缩短到1天之内,预测就显得越来越不靠谱了 —— 谁能告诉我,哪一秒涨,哪一秒跌?
这就像地图比例尺和英国海岸线问题:越是追求“小尺子、高精度”,预测结果就越是虚无缥缈。
“全天候策略之父”瑞·达利欧身为预测高手(纯阿尔法量化对冲基金是他的代表作),对预测也始终保持谨慎:
我只知道经济环境的“四季”,
但无法预测接下来会是什么季节。
即便你对气候了如指掌,也不能武断地认为自己可以精确预测。
06 没有唯一的答案
投资中,最重要的决策是「资产配置」。
投资组合的研究一再表明,只有一个关键因素,影响我们对风险和回报的权衡 —— 时间。
资产配置不能受短期的“天气”所误导,但是长期的“气候”又该是多长?
人们习惯采用「5年」作为一个通用的时间框架,这会得出“股债比例为60:40”的结论。
然而,这样的时间框架并没有考虑投资者的实际投资需要。
根据埃利斯博时的研究,10年时间框架的推荐比例为80:20,15年则应该为90:10。
而对于投资超过20年,50年,甚至像巴菲特、邓普顿这样终身投资的人来说,上面的时间框架都太短了。
正如芒格所说:
静心等待将帮助你成为一名投资者,
然而大多数人都处于迫不及待的状态。
It's waiting that helps you as an investor,
and a lot of people just can't stand to wait.
哪个时间框架最适合个人投资者?
没有唯一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