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生的四川火灾,里面有一个细节不知道你注意没有,火灾原因是人为所致。
4月12日,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室通报了“3.28”森林火灾案原因,系1名11岁男孩用打火机点燃树木熏洞内松鼠时不慎引发的。
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600余名指战员9个昼夜鏖战,整个火场终于得到有效封控。
可气的是,在2019年,同样因为人为纵火导致的四川火灾,仅3个月36名消防员牺牲,重蹈了2019年的覆辙。
也就是说,同样的悲剧,在一年前发生过,为什么就不能防患于未然呢?
你发现没有,越是常识,越容易被忽略。
而生活中,我们经常犯的错,遭的罪,吃的苦,都是因为缺乏常识所致。
01、到底什么是常识?
我们所理解的常识呢,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道理,包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比如,大家出门要注意安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等。你可能会说,这么自然的道理,大家都懂,基本的常识嘛。但是,事实证明,有多少儿童,就是因为没有记住这个常识,被陌生人拐骗。
抖音里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妈妈带着儿子去买早餐,为了让孩子远离排队的众人,妈妈居然让孩子自己站在一旁,然后,然后就是一辆中巴车紧随其后的把孩子劫走了。你说,听到这样的新闻,你气不气?这位妈妈难道不知道孩子需要大人在身边才安全吗,这样的常识,不是不知道,是忘记了!一旦你忙,你焦虑,你的脑袋就容易被眼前的事务占据,从而忘记一些基本的常识。
愿我们都有一双澄澈的双眼,看得到美好,也能察觉到威胁。02、为何常识容易被忽略?
话说回来,为什么常识就容易忘记呢?
第一,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我们总觉得,如果常识都不懂,那还挺低级的。不愿意承认,甚至不愿意相信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常识。
有了这种想法,我们就会对于那些所谓的高级知识感兴趣,也许我们懂得很多中国文化,外国文学,但是,也许你并不知道,如果你没有把你眼下的日子过好,没有把你的工作做好,那么你读这些,就无异于高空抛物,不仅无的放矢,而且会重物砸人。
第二, 我们被“未来”遮住了“眼前”
我们每天要面临与完成的事情太多。比如上面说的那个妈妈,要工作要带娃,心里一定是装了很多的琐碎事务,所以当她见到眼前的排队,只想到了避免孩子被挤,而忘记与忽视了“不能让孩子单独待着”的基本常识。
当那一场大火过去数月,人们就开始忘记不幸遇难的人,以及为此而牺牲的救火人员,这该多么可怕!我们必须记住该记住的。
03、记住常识,别让它对我们的生活构成威胁。
当然,我想一定还有更多的原因让我们忽略常识,不管怎样,如何克服,才是最为关键的。
研究表明,人对某内容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在1天后消失74%,中途复习的话,记忆的形成率会有所上升。
中途复习,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越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越需要一些方法或其他外界干预,以此督促自己。
第一,外界干预。
比如我们的公共场所,为何有那么多警示牌,《细节》这本书里就提及,日本的很多公众场所,警示牌数不胜数,这就是提醒忙碌的人们,别忘记常识。
第二,互相提醒。
人是社会的产物,小到家庭的成员的互相提醒,大到各大媒体的宣传提醒,这些其实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人民网近期发布的关于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为防止境外输入,为何不要掉以轻心等等,其实都是以一对多的善意提醒。
第三,自我提醒。
当提醒成为一种习惯,即使忙碌的你,也会渐渐养成好的习惯,出门带钥匙、不能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某些场所、夏季不要随意丢烟头、等等,养成这些好习惯,不仅能够帮助自己,也能够避免伤及无辜。愿我们都有一双澄澈的双眼,看得到美好,也能察觉到威胁。
当然,以上只是我暂时能想到的一些方法,读到文章的你如果有好的建议,也欢迎留言,让我们都带着理解与善意,做好每一件事,愿我们的社会,少一些遗憾,多一分安全。
感谢你的阅读。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