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儿子进入到青春期,几乎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的大孩子了,比起小时候会要求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但时而也会流露出不想长大的意思。比如,前段时间,我注意到他的声线已经有些沙哑,应是变声了,为了确认,就让他说几句话来听听,他会刻意捏着嗓子说,“我三岁”。晚上入睡时,有时会要求我坐在旁边看着他睡,有时还会握着我的手入睡。
从一个生长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变化的不只身体,还有心理。他也有矛盾和纠结。
昨夜去睡觉前,他有些低落,问“你会不会突然消失了?”他有时候会问这样的问题,让我觉得他是不是有点缺乏安全感。反思自己过往,并没有不打招呼把他扔下的经历。
我答:“不会。”
他说:“那你会做好准备才消失,是吗?反正总是会消失的?”
我意识到,他说的消失是死亡。我说:“你看我在努力健身,保持好的生活节奏,我会让自己健健康康地活着,活到你变成老头子。”
他依然郁郁。“那不还是要死?我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我说:“人都是会死的。我们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啊。我们可以去看很多高山大海,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本书,有的只有薄薄几页,有的却像三国、水浒那样厚实。”
儿子说:“然后呢?人还是要死的,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就是留下厚薄不同的书吗,那做那些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我反问:“你想要什么意义呢?”
儿子说:“反正就是觉得没有意义。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我说:“李白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寻仙人、找仙草,写下了那么多诗篇,千古留名,我们现在还在背李白的诗。当时李白自己肯定也没不想到吧。他自己做那些事的时候,从内心出发,想做就去做了。我们可以试着先把意义这个词放下,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起来,能有一些进步,就好了啊。太过于追求意义两个字,就有点虚无了。”
二
说到这,忽然想起几天前的一件事。儿子告诉我,有位同学和他聊天时,流露出很消极的意思,我让儿子建议他去找心理老师或者看心理医生。于是追问:“你是不是想到你那位*同学的事情了?”
儿子回答:“是。”
我想了想,说:“你看,我们现在的时间是晚上11点,这个时间人的情绪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会容易低落和悲观一些,这是客观事实,咱们这个话题,如果在大太阳里讨论,你的心境会有一些不一样的。”
儿子答:“是的。”
我说:“还有一点,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的情绪受到了你同学的影响。我们都有同理心,能共情别人的情绪,这是好的一方面。你在他的叙述里,代入到了他的角色。我后来查过那个同学的情况,他家生了一个小弟弟,可能他父母对他的关注少了一些,人有时会夸大自己的情绪,以寻求关注。我们可以给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纾解,但不要去背负他的情绪和人生。”
我说得很慢,自己听上去有些残酷和不近人情。我不知道儿子能不能准确理解我的意思,一时间,我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但儿子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是这样的”,紧跟着又说了一句“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这是他平常戏谑时常说的一句话,语气上已经轻松了很多,就像他平时那样。
我继续说:“回到意义,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把每一天过好过充实,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去尽力实现它。这就是意义。”
又闲聊了几句,他有些困了,很明显,情绪已经转变过来了。我不再说话,他也安静地睡着了。
三
对话就此结束,可是我的心情却无法平静,反刍刚才和儿子的对话。
关于生死、关于人生意义,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深刻认识,我只是下意识得想岔开话题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来扭转他伤感的情绪,发现我所认为的引发他情绪低落的触发点,也是直截了当的点出。对于他是否能理解接受,确实并没有深刻考虑。或许有几点需要自己以后更多去考虑。
无论何时,我与你站在一起。当孩子与自己谈起生死、谈起情绪,我首先很高兴能成为他心理情绪的出口。他的心门是对我打开的,我是可以信任的。这大概和我不停向他“灌输”“妈妈是你的‘脑残粉’”有关。我一直以来的态度是,无论何时,我与你站在一起。让他有了困惑时,能够找我倾诉。作为妈妈,我会和他一起面对。
更恐惧的孤独。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关于生死他能理解,他更恐惧的可能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因死亡带来的孤独。当“我”死了,与周围的一切没有联系,父母家人朋友同学统统都不存在了,此时的“我”悠悠世界的一抹亡魂,这种孤独本身就是一种恐惧。如果死亡都通往这种孤独,生前的一切努力又有何用呢?从这个角度,我能理解儿子的心情了。仔细回想,我小时候也有过如此的想法,也因此恐惧。当万念俱灰,“我”连意识到没有了,孤独也没有了。我反复思考,这样的话,要说给孩子听吗?还是不要了吧。
找到情绪触发点。在忙碌的学习中,能探讨生死的机会并不多。他大多数时间是充满活力的、积极昂扬的、兴致勃勃地向我讲述游戏里的各种人物、武器。勾起他思考的一定有外界的因素。这个因素可能不是生死本身,而是来自同龄人的遭遇。关注他平时的交往人群和情绪变化,或许能迅速找出引起情绪波动的因素,解决了这个,便能平缓很多。
不过于纠结。生生死死,我因何而存在,生命往何处去,这样宏大的哲学命题,很难一次性讨论清楚,甚至很难讨论得清楚。不如模糊一点,解决掉眼下的情绪问题,让他不再纠缠于其中便好。未来他的心理更强大些、更成熟些,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和坦然一些。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进来,他依然是那个活力四射的男孩。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生有的人死,所以才是生生不息。我不是心理医生,只是一个普通妈妈,这是一段没有心理准备的对话片段。我希望能在与儿子的陪伴中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