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开心了会奖励自己一场旅行用以放松,
不开心了也会选择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用以舒缓心情。
朋友圈里花样繁多的旅行照宣告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家庭游,亲子游,境外游等旅行方式也是层出不穷。
相比过去艰苦奋斗的年代,我们外出看世界的机会太多,走的太远,
以至于往往会忘记到底为什么而出发。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旅程,
其实在我看来,旅程也是一次人生。
之前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说法:
旅游就是从自己看腻的地方跑到别人看腻的地方而已,没什么好跑的。
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就跟无脑评论足球比赛一样简单:
足球比赛就是十一个男人追着一个脏球踢来踢去的运动,但你总不能说这没什么好踢的。
旅行,无论你承认与否,
它都正在慢慢地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反映社会进步的一种刚需。
至于旅行的方式,如果你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你可以因为一本喜爱的书去到作者的家乡游历;
如果你是一个地道的吃货,你可以因为一个网友安利的美食跑到它的原产地一饱口福;
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你会因为一次天文现象跑到戈壁大滩一了平生所憾;
如果你是一个时尚达人,你可以不停的辗转国内外各个城市打卡潮流制高点······
诸如此类的种种其实都没有什么对错,旅行本身就是一种爱好,
只不过这种爱好天生的包容性能够在进行的同时裹挟着你其他的爱好罢了。
无论你为什么出发,只要你的旅行最后不会变成换个地方躺在酒店玩手机,
我觉得都会是一次令人愉悦的体验。

旅行之于我,或远或近,我从来都不喜欢提前加以目的,有时候甚至连简单的攻略都不做,
该走路时走路,该吃饭时吃饭,该聊天时聊天,该睡觉时睡觉······
这样的旅行方式有偶像小林的影响,也有自己一直以来的摸索。
人、事、物,只有合适了才敢言好。
于是在旅途中,我可能更关注遇到的人。
在一个自己陌生的地方,当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
从那些在这块土地上过腻的人的口中缓缓淌出,
其真实性、趣味性和鲜活度都不是网上的那些攻略所能比拟的。

同样的,这些旅途中遇到的人也给予了我丰厚的情感回报。
前两天,和原阳的费大哥聊天时,了解到他又多了几家加盟店,生意蒸蒸日上。
他叮嘱我回去后一定要再去他那儿,
给我做一碗顶级好吃的原阳臭豆腐,顺便再介绍几个朋友给我认识。
其实这样的好意和缘分在近两年多有发生,
安昌茶馆里那几位说绍兴话喝黄酒的大爷、在乌镇卖乌镇小吃,给我讲历史传说的丁大姐、
开封包公祠附近做扣碗蒸菜的阿姨、苏州潘儒巷开小吃店的龚家三姐妹······
这些鲜活的个体都是我留恋某个城市的理由。
在我们遇到的瞬间,他们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人生中一个个重要的记忆坐标。
到最后,一程旅行过后,有没有一个值得书写记忆的人,有没有一段想要回头重走的路,
甚至成为了我衡量旅行是否值得的一把标尺。

一轮景人们不见得会反复的去看,但对于一个人一个朋友,我们都在冥冥中期待着重逢。
这是目前我对旅行的看法,也是自己旅行的方式,随着时光流转,可能会变,也可能不变。
正如胡适之所言: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过活着,旅行中,
能寻到下一寸的欢喜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