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毫无底线!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一生到底献过多少“毒计”?

毫无底线!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一生到底献过多少“毒计”?

作者: 铁杆三国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9:38 被阅读0次

说起曹操集团的“五大谋士”,后代学者称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而《三国志》将荀彧、荀攸、贾诩联合作传,可见贾诩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为什么近来不少人视贾诩为三国“毒士”,认为他抓住人性的弱点,出谋划策毫无底线?这位“毒士”的一生到底提供了多少“致命陷阱”呢?

下面跟随着6kw小编的jio步一探究竟~

一、“反攻长安”之计

董卓进军洛阳,贾诩先在董卓军中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之后又升任讨虏校尉。

王允联结吕布诛杀董卓后,开始清算董卓余党。当时正是董卓余党群龙无首之时,李傕、郭汜等将领打算逃亡凉州。

倘若按照他们这个战斗节奏进行下去,那么关东集团的战乱虽然说不会立马终止,但是关中起码能够得到安宁。

就在这个时候,贾诩斗胆建议:“我们听到长安城的人都在商量将凉州人赶尽杀绝,而各位不联合起来独自行动,一个亭长就能虏获你们。不如带领我们的部队向西,沿途可以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成功了,就用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幸,再逃跑也不迟。”

李傕、郭汜等将听后宛然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与其坐以待毙等死,不如破釜沉舟一搏,因而集结旧部急速攻占长安。

李郭祸乱长安,简直就是“地狱坦荡荡,恶魔在人间"!他们杀掉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等人,长安城也像旧日的洛阳一样变成残酷的人间炼狱。

更可怕的是天下彻底大乱,地方割据四起,民众死伤无数,战争持续到西晋短暂统一才告一段落。

作为“反攻长安"一计的提议人,贾诩自此被骂作“毒士”。

可是想一想,他也只是为了自保,王允连跟董卓沾边的名士蔡邕都杀,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们这些重点余孽。

不过他还是疏忽了李傕、郭汜这对“没头脑和不高兴”,尽管在长安他想法设法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利用手中职权协助汉献帝出逃、保护大臣,但时局的发展早已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二、“败兵取胜”之计

话说,在李郭之乱后,贾诩继而又投靠到了张绣的账下。

先是张绣屈膝投降曹操,曹操不但“霸占”了他的婶婶邹氏,还试图杀掉张绣。

张绣在投降后复叛偷袭宛城,结果曹操战败,手下的猛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战死。

曹操二次征讨张绣,不克而还。张绣想要追击曹操,贾诩不让,张绣执意要去,果然大败而归。在张绣战败回来后,贾诩倡议抓紧出兵去揍曹操,这一波“骚操作“最终大获全胜。

张绣不解,贾诩解释道,曹操没有尽全力打咱们就撤兵,那肯定是“后院起火”了。曹操用兵如神,自然会选择留下一些精锐断后,你当时去追击必定会失败。因此,我们向后退却,曹操铁定认为我们害怕了,就大意不留后手“设防,我们这个时候去直击他的“屁股”,肯定会有不错的结果。

三、“劝张归曹”之谋

官渡之战进入相持阶段,袁绍想拉拢张绣,可是张绣在“站队”这件事情上十分谨慎。

张绣本来是想投向当时兵多将广、粮草充裕、实力最强的袁绍,可是贾诩不同意,并直击要害,袁绍心胸狭隘,连他兄弟袁术都容不下,更何况你只是一个外姓人。

贾诩考虑投奔的是曹操,但张绣顾虑重重——毕竟之前投降过一次,已经失去了信誉;况

且曹操与他还有“杀子之仇”“夺妻之恨”。

贾诩列举了3大理由,一步步打消了张绣的疑虑:

第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政治、道义的制高点,给他打工,就相当于跟着皇帝干,名正言顺。

第二,目前袁绍还十分强大,我们带这么点人“入伙”,人家肯定瞧不上眼;曹操实力弱,我们主动去投靠,肯定会另眼高看。

第三,曹操抱负弘远,不管是出于收买人心还是巩固实力的需求,都会对我们不计前嫌。

事实证明贾诩的决定是正确的。在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不仅不追究还予以重用,还留下了一段“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於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的千古佳话。

四、“挑拨离间”之计

赤壁之战,曹操在短期内无法再征讨南方,因此决定往凉州拓展。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十部联军,汇集十余万人马,扼守潼关联合抗曹。

在此时期,尽管也曾发生过史上著名的“曹操割须弃袍”“许褚赤膊斗马超”等小插曲,但曹操还是一步步占领了重要的渡口、关隘,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韩遂、马超联军与曹操对峙日久,进退维谷,只好割地乞降,贾诩借机献出了“挑拨离间”之计。

韩遂作为联军代表与曹操商谈停战事宜,二人会面时不谈军事,只说当年哥俩在京城一起“调皮捣蛋”“撒尿和泥”的旧事。

等会面结束,马超等问韩遂:你们聊的那么起劲,都说啥了?韩遂老老实实回答:也没说啥!马超等人慢慢地对韩遂十分怀疑,担心他与曹操私下联系。

过了几天,曹操写信给韩遂,信中故意在多个言词上涂涂抹抹,改来改去,就好像被韩遂篡改了,马超等人疑心愈来愈大。曹操趁此时与相互猜忌的联军开启决战,果然获胜,一举拿下手中关。

五、“暗助曹丕”之计

曹操早年身材不好,尤其爱头痛(悔不该杀那华佗哟),选谁做“储君”的大事就摆在了眼前。

选曹丕仍是选曹植,曹操始终很犹豫,这也没办法,谁让有两个“性价比”太相似的儿子呢?

贾诩觉得自己是后来才跟着“干革命”的,资历相对浅薄,不想他们跟着瞎掺和。不想归不想,但曹丕主动上门来“求教”,这就躲不过去了,必须要谨慎站队了。

贾诩是个聪明人,他实在早就看好了曹丕,但为防酿成杨修第二,便开始了暗中相助之路。

贾诩劝曹丕办事不要张扬,要做好儿子的本分和臣子的天职,关键是要“孝顺父母”。潜台词是,你写的文章比你哥哥差一些,要学会在“孝德”上做功夫。

等曹操征询的时间,贾诩也是不明说,而是意味深长的“信口开河”:我方才想起你的老同学袁绍和老相识刘表来了(袁绍、刘表因为没有立长,导致分裂,最后被曹操“一锅烩”)。

贾诩没有明确指出,但经这么一敲打,曹操确定最终人选是年龄更大、做事也更稳重的曹丕。

贾诩的站队是明智的,曹丕继位后,为报贾诩相助之恩封他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更重要的是,贾诩是三国里少见的能够得以善终的人。

纵观贾诩完整的一生,除了多次辗转效忠于多个主人,无论在谁账下都屡献奇计,算无遗策,立下赫赫战功,是个“爱岗敬业”的好员工,唯一的污点便是谏言攻取长安,杀戮过重。

但他也只是想在乱世纷纷中保住性命,天下大乱的帷幕已经彻底拉开,区区一个文人,又怎么可能在短时期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6kw游戏定期更新历史故事,记得关注我。

想了解三国杀游戏的盆友可搜索【6kw手游平台】官网,

穿越到古代招兵买马,一统天下!

相关文章

  • 毫无底线!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一生到底献过多少“毒计”?

    说起曹操集团的“五大谋士”,后代学者称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而《三国志》将荀彧、荀攸、贾诩联合作传,可见...

  •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一生献过那些“毒计”

    后代学者将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并称为曹操集团的“五大谋士”,《三国志》将荀彧、荀攸、贾诩联合作传,可见贾诩...

  • 三国毒士贾诩的传奇一生(一):毒士的诞生

    选自《三国心术榜——解读三国里的厚黑心术》 贾诩,人称毒士,三国中算无遗策者。以一条毒计起家,祸害天下,最终却位至...

  • 幕僚主义

    三国有个贾诩,贾诩有个绰号——毒士。从小仰慕此人,不为别的。单因彼人能活——寿终正寝。所以,从此以毒士先生自居。 ...

  • 第十回·解析

    作为乱世谋士,贾诩之智谋非常人可比,其不愧是“三国第一毒士”。董卓的余党李傕郭汜就是听从了贾诩之言才又杀进了长安,...

  • 月夕如梦【第八章】

    彭佳:…… 彭佳:恢复功力? 收回爪子 彭佳:真的吗,逗B人类? 贾诩【五毒士】:那当然了 贾诩【五毒士】:不过机...

  • 三国“毒士”——贾诩

    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贾诩说:“...

  • 贾诩

    学了三国志之后我对贾诩这个人是非常敬佩和崇拜的,因为贾诩非常机智聪明,有张良、陈平之奇。也有人说他是毒士,所...

  • 贾诩

    卧龙、凤雏、冢虎、幼麒,三国的谋士称号一般较为高雅,而这位谋士称号为,毒士。 这位谋士就是贾诩,贾...

  • 三国最聪明的人,不是诸葛亮,司马懿,而是他

    贾诩, 生于147年 — 死于223年 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 后世称之为 “三国第一毒士” 他年少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毫无底线!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一生到底献过多少“毒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kz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