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路学诗者的体会

作者: 梅心梅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00:46 被阅读287次
一个半路学诗者的体会

作为一个半路学诗的人,一心求学,并希冀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点滴心得。古诗尤其是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律和绝,是最严谨的诗。说其严谨,主要在于严格的平仄格式。具体说:

句数一定:绝句四句,律师八句,超过八句的为长律或排律。

字数一定:五言或七言,绝句20或28字,律诗40或56字。

讲究平仄:平仄就是声调。古代四声为平、上、去、入,现代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现代的平,就是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上声和去声。现代普通话里已经不讲入声,但作格律诗依旧是以平水韵为蓝本,所以还是要注意入声。

        押韵:一韵到底,按照传统格律诗必需押平声韵。偶句必韵,奇句不韵。但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关于格律诗能不能押仄声韵,暂不做讨论。

        对仗:绝句四句可对可不对,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但四联不能都对仗。

        今天我仅对绝句谈谈,尤其是其中的平仄问题。这可能也是许多初学者的困顿之处。

        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该诗为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所谓“起”,是指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照,去声,为仄,所以称仄起。

所谓“收”,是指第一句的最后一字——烟,阴平,为平,所以称平收。

绝句一定是二四句押韵,本诗首句也入韵,只有第三句(尺)不能押韵。

二、平仄关系

要弄清平仄关系,先知晓“出句”和“对句”。一三是出句,二四是对句,就像对联的上句和下句一样。

1、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类型相反,就叫“对”,好比对对子。例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中平平。

遥看对日照,瀑布对香炉,挂前对生紫,川与烟都入韵,所以都是平(绝句要求平声韵)。

特别说明:

(1)“中”是指可平可仄;(2)看在平水韵里属于平声。

2、上联的对句(第二句)和下联的出句(第三句)平仄类型相同,就叫“粘”。就像两张纸必须保证一样厚薄尺寸才能粘贴在一起。如: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中平中仄中平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

看与流同平,布与下同仄,前与千同平。

特别说明:因为首句入韵,本诗一二四句都是平,入韵。所以第三句的尾字(尺)必须为仄。

3、每一句诗的平仄相互错开。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

中仄中平中仄平,

仄起(照),其后必须是平(炉),平再后又是仄(紫)。相近的两个词不能都是平或仄,否则犯了连平或连仄的谬。

特别说明:诗中的“中”虽然可平可仄,但要切忌在一句诗中只有一个字是平,其他为仄,或者在一句诗中只有一个字是仄,其他为平,否则叫孤平或孤仄。

举个例子: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诗本来的平仄为“仄仄仄平平仄仄”,我要是把这句诗中可平可仄的“为”改成“是”,那么本句的平仄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仄”了。别说符不符合平仄了,读起来就像啄食的公鸡一样一个劲的磕头,没有一点起伏节奏的变化。古诗词之所以美,千古传唱而不衰,除了押韵朗朗上口,还在于其节奏的协调变化,就像一首乐曲讲究轻重缓急,就像曼妙的女子有着凹凸有致的身材。

以上仅为个人理解,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诗友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一个半路学诗者的体会

    作为一个半路学诗的人,一心求学,并希冀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点滴心得。古诗尤其是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律和绝,是最严...

  • 一个半路学诗者的体会

    作为一个半路学诗的人,一心求学,并希冀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点滴心得。古诗尤其是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律和绝,是最严...

  • 半路诗

    我由地上捡起半首诗 拾荒者如我 串串成珠 线线围璎珞 织交叉批帛 衣者如人 形者同我 打从门口那片树叶经过 树的发...

  • 学诗方法的体会

    来源 《学诗浅说》 这是一本小小的书,可是其中的内容可一点不少。 内容 掌握诗的形式和规律 掌握诗的形式和规律 欣...

  • 谈写诗填词(十三)

    学诗既要求其上又要适合自己 学诗如临帖,故需临好帖,最重要者,乃是临适合自己之帖,书法如此,学诗亦如此。学诗,固然...

  • 第一课时  优美的数字——数字与文学(一)

    教学目标:体会诗词中数字的作用,体会数字诗的优美。学会欣赏优美的数字。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

  • 第二课时 优美的数字——数字与文学(二)

    教学目标:体会诗词中数字的作用,体会数字诗的优美。学会欣赏优美的数字。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

  • 一个舞者的思维(3)半路舞者

    科学上来讲,十岁左右是柔韧性训练开始的时候。女生因为肌纤维细长,横断面积小于男生,伸展性好,对关节...

  • 想年入百万,你需要从这里努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诗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这句诗我是体会的情真意切,因为有这样一个故事...

  • 诗词、对联的写作口诀

    诗词、对联的平仄韵律口诀 半路学诗犹未晚,区区格律有何难! 作诗必须守平仄,字里行间要细选。 一三五字先不论,二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半路学诗者的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lx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