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感觉自己脑子越来越不够用了,经常丢三落四。有时,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事,都想好半天才想起来。
有一次,我回家,走到家门口,突然一惊:我又忘带钥匙了!刚哥又不在,只有去安妮那里拿,好在给了一把在她那儿备用。
但那天,安妮又加班,于是我就坐在家门口的楼道,反正Wi-Fi能连上,干脆看起了电影。等了差不多俩小时,安妮才过来,好不容易进了家门,如释重负。
结果,我一不小心摸到了牛仔裤兜里面的小兜,原来我带了钥匙!当时我就无语了,又是想了好半天才想起,好像出门前,我确实是带了钥匙的。
估计是我之前经常忘带钥匙,所以每次猛然发现自己忘带钥匙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全身上下找一遍,而是先联系刚哥,安妮,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
这事也说明我的忘性有多大。很多人对我说过,不是你记性不好,而是你根本没用心。我是接受这个解释的,但客观一点说,忘性大确实是我的一个真实问题。
我想,这应该跟我脑子成天都在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有关。
于是,最近我就跑去买核桃吃。已经吃了一段时间,感觉挺好的,每天吃5、6颗,听说可以补脑。
有意思的是,那天去志强家,看到桌上有一罐装着类似茶叶状的东西。我问志强是什么,他说是隔心木。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便好奇地追问。
原来这就是核桃里面,把核肉割开的那个小隔片。没想到有这么好听的名字。并且,志强说这隔心木可以用来泡茶喝,有壮阳功效。
当然,我是不明真假的。但我想,核桃这么贵,应该确实有很多好处吧!核肉可以补脑,核片可以泡茶喝壮阳。
所以,最近我每天都会吃几颗核桃,然后用里面的"隔心木"泡水喝,一方面补脑,一方面壮阳,多好呐!脑子和身体都能补!
下午,从陈老师小区里打完球出来,准备坐二环高架回家,我们家离陈老师家很近,二环高架3个站就到。
结果走到路口,还没上高架,看到路边停了几辆崭新的自行车。于是我和刚哥就走过去研究。我想,这车什么都没锁,说不定借车只需要手机扫一扫就解决了。
事实果然不出所料,扫码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租车。并且还车只需要任何一个街边,地上划了白线的区域就可以停。
于是我们就骑车回家,一直到楼下一家红旗超市门口,才把车还了。这个距离,只需要10几分钟,只花了5毛钱。
据说还有高档一点的自行车,应该费用贵一点,1块钱半小时吧?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这是非常好的思路,通过整合资源,让各方参与者都受益。陈老师说过一句话,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让人类变得越来越懒的。
仔细想想,真是如此。
我想,是否以后汽车也可以这样。街上到处都会有可以租用的车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开走。
前段时间尝试了地铁扫码借书,今天尝试了扫码租车,我想,以后这类容易被闲置的资源,都可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重新整合起来,最大化其使用价值。
有时候真感概,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生活变得多么便捷?
由于根深蒂固的观念,咱们老百姓的占有欲都很强,什么东西都觉得自己的好,要自己买。
其实思维稍微转变一下,我们去控制这些工具和资源,而不是占有,不仅所付出的成本会变低,而且我们的生活品质会更好,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比如如今可以免费扫码借阅书籍,那我就不用再买一大堆书了。很多书都是可以免费借阅的。我又喜欢摘录,雁过留痕,读过记录过,这本书已经在我这儿完成它本身的价值,并且我付出的成本极低。
当它继续流动到下一个读者那里去时,它的价值又再一次展现。理论上讲,一本书的价值就可能被这样无限扩大。
租房租车概念一样,我们付出小的成本,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享受或者服务。相比起在一个城市买一套房,租房就自由多了,不会被牵绊。
你可以在不同的城市待着,而你付出的成本就是房租,不用付首付,不用还房贷,不用承担房价上涨下跌的风险。
你完全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你可以去租豪华精装高档小区住宅,甚至别墅;你也可以酌情而定租一些性价比更高的房子。
而节约的成本,你可以用来提升你的生活品质,这就是控制和占有的区别。
不过,做任何选择,都应该是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状态。
而不是刚好相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