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心定,有事心静》今天看到这篇署名一路书香的美文,提起王阳明修心养性的问题,王阳明认为——
[心是万物的主宰。
世间的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会顺应心境而改变。
任何时候,只要我心不动,一切便会豁然开朗。]
无事心能定
普通人与圣人之间的差距,就在日常定心的工夫上。
工夫浅的人,哪怕闲来无事,也难以定下一颗心。
总能凭空想出一点事来,让自己担忧、烦恼、生气。
种种杂念,搅扰得自己片刻不得安宁。
工夫深的人,或许善于过滤外界繁杂的信息,始终保持内心的镇定。
或许善于从有利的一面看问题,遇事不慌不忙,冷静地分析问题。
王阳明一生的成就,多半出自涵养,小半出自学问。
而他的涵养工夫,主要来自定心。
他说:“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寻常人眼中,生活是生活,修行是修行,二者无法混为一谈。
而在王阳明眼中,定心的功夫就在平时,就在闲来无事时。
《小窗幽记》中写道:“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炉,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
人只有在闲来无事时,才会留心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
独自坐在禅房中,煮一壶茶,燃一炉香,欣赏达摩面壁图。
闭上眼睛,不知不觉中,心就变得安定而平和,便如人间好时节。
为什么人难以认清自己呢?
因为真心在外物动荡中被掩盖。
就好像波浪迭起的时候,我们无法看到水底的情况;
只有当水平波静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清澈的水底。
王阳明启示我们,要学会把浑浊、动荡的心澄清。
让心安定,回复原本的澄澈,生活也就不会被境遇随意差遣。
有事心能静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生活充满了种种偶然与不测,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因此受到影响。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静心。
必须要经受住世事的磨练,根基才更稳固。
才能在有事时心能定,无事时心亦静。
学会按心兵于不动,就能如静水般从容。
无论周围环境如何,我们都要学会静心。
遇到失意之事能处之以忍,遇到快意之事能视之以淡,遇到荣宠之事能置之以让,遇到忧愤之事能平之以稳。
从容淡定,是一种活法,更是一种境界。
正如王阳明所言:“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
以一颗安静的心,隔绝外界环境的干扰。
让自己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用整个身心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与自我纠缠。
面对任何事情,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排除心中的杂念,不为外物所累,方可追求心灵的自由。
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一篇好文章可以让人瞬间忽然开朗,醍醐灌顶,而达到内心的波澜不惊和海阔天空。
一如那句,去留随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