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四件事

作者: 中山黄小海 | 来源:发表于2021-04-13 17:11 被阅读0次

    自从开始努力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以来,每节课前我都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思考如何设计出让学生产生迷思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交流讨论。

    品读

    上周在看了陈蕾老师的《从小学课堂反思学习任务的设计》一文,才明白自己原来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一味追求难度与挑战性,而忽略了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而文中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当学生没有过多先前经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先来探究一个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先“建立思考问题的基础模型,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再以此为脚手架进一步研究整合后的 挑战性任务。”

    实践

    本周教学《分数与除法》,我就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一点,于是依照课文阶梯式的设计了如下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将6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列式是6÷3=2(块)" 为什么用除法算式,求的是几份?

    第一个问题设计意图是唤醒学生对除法含义的旧知。接着进行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列式解答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学生初步感悟分数与除法的含义,建立思考模型,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数是多少,即每人分得多少个?可以用除法算式:1÷3,把1块蛋糕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这个蛋糕的\frac{1}{3} ,也就是\frac{1}{3} 个蛋糕,因此

    1÷3=\frac{1}{3} (个),即为如何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做铺垫也为问题三的解决提供思考的模型

    问题三: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列式解答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通过问题三的探究后希望学生能够理解\frac{3}{4} 个月饼既可以表示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把1个月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从而总结归纳出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时,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最后设计了一个检测环节,数据是这样的

    检测题数据

    反思

    上了一节课出现这样的数据,确实令人沮丧。说明前面的教学中,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支架,问题难度超出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了。于是对前面的问题进行修改:

    活动一:"将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学生上台分一分,边说明理由边列出算式。有不同分法的可继续抢权上台。

    学生展示不同的分法,一个一个分分两轮和直接两个两个分,结果都是每个人分得2个月饼。列式是8÷4=2(个)唤醒学生对除法意义的旧知以及如何平均分物的基本模式。

    活动二:"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活动2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当不够分一个时怎么办?通过探索交流建立思考模型,可以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frac{1}{4} 个,也可以用除法算式:1÷4=\frac{1}{4} (个)表示。

    问题三: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活动3

    有了活动一和活动二的经验,学生能够明白3个月饼每个不够分1个时,需要将一个月饼再分,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分法,但无论怎么分都是将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frac{3}{4} 个月饼。通过操作加深学生对计算结果的理解,\frac{3}{4} 个是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中的一份,也正好等于1个月饼的\frac{3}{4}

    王绪溢博士说:品读、实践、深思和写作这四件事不应被视为四个阶段,而是一个螺旋。当你觉得自己对信息化教学不够了解,那么就读信息化教学的经典著作,接着到课堂上实作,对信息化的产出进行分析思考,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当你觉得对教学设计不够掌握,就把布鲁姆找来读读,对应做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教学设计,到课堂上实践,再分析并写下所观察到的现象;……如此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螺旋一个螺旋的转起来,逐渐深入,逐渐扩大。

    我将继续努力做好这四件事,在信息化教学的螺旋里不断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努力做好四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yo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