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吃过午饭,一时无聊,就拿出了一本“双十一”购买的《目送》,这本书买了好久,一直没怎么关注,今天我随手翻了翻书,看了几则文章,竟让我深受触动。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他在33岁的时候,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野火集》,用来抨击时弊,还有著名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这本《目送》。
这本书感人至深,让人不禁掩卷沉思。作者把亲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岁月无情,时光荏苒,所谓亲情,就是在不断的目送着亲人的背影,渐行渐远吧。但我从这本书里,读到的,不只是亲情,还有人生的写照。
里面有每个人一生不同阶段的真实写照,包括了生、老、病、死,人生的无常,以及对世事的无奈。
作者在描写“家”的含义时,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温度,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家,不就是由爱情和亲情组成的吗?
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加的寂寞。
我们正年轻,我们的爱情不能将就,找个有趣的人谈恋爱,才叫做爱情。王小波说过:一辈子很长,要找个有趣的人过一生。
倘若是两个无趣而且没有共同话题的人,聊天都聊不到一起,更别说幸福了,日子过的就像喝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那样的爱情还有什么意义呢?
记得《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马赛尔·普鲁斯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我生命中曾浪费数年时光,曾渴望死去,还有那曾经最伟大的爱情——去爱一个根本不吸引我的女人,她甚至根本不是我需要的那种女人。
虽然作者觉得这样的爱情很伟大,但是我觉得那样的爱情,那样的婚姻,还能叫做爱情吗?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才对。所以,我们的爱情,不能将就。
我又翻看了 《目送》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题目叫做《什么》,龙应台说她从小到大都有一种乡下人特有的愚钝,老是比其他人“慢半拍”。
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同龄的女生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才发现并非所有女生都像作者一样只知道“清水洗素颜”…
毕业后到了台北,发现周围的人都在考托福,申请留学,而自己却都不知道这些。
作者到了50岁,忽然惊觉身边的朋友们都已经在读佛经:
表面上毫无迹象。像三十岁时一样意兴风发,我们讨论文坛的蜚短流长,我们忧虑政事的空耗和价值的错乱,我们商量什么事情值得行动,什么理想不值得期待,我们臧否人物,解析现象,辩论立场,我们也饮酒,品茶,看画,吃饭,我们时而微言大义,时而括噪无聊,也常常言不及义。可是,没有人会说:“我正在读《金刚经》。”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人生的“慢”,不过,还好,一切都不晚。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开始了解佛经,是因为作者的父亲去世,作者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因为作者对亲情是那么的执着。
可是看到亲人的去世,却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挽留,才明白人生是无常的,该离开的,无论你如何挽留也留不住。
《目送》的另一篇,有一句话,读之,意味深长,也满含着无常的意味:
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还有其他的篇幅,也写出了人生的无常,对生死的思考。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报馆工作时,无聊翻开一本书,开篇第一句是:
“到了三十岁的时候,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用来觉悟,就会一步步走向死亡。”
许多作家,演员,艺术家都信仰佛教,因为他们都有了无常的经历,体悟了无常,也看破了这虚假的尘世间。
许嵩的《尘世美》中有一句:
他们都说尘世那么美…
可真是这样吗?《红楼梦》中有: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还有著名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我猜,曹雪芹先生也是明白世间的无常之理,从开篇甄士隐跟随道人修行,到最后贾宝玉遁入空门。都写出了人间的一切都是太虚幻境。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迁流不住,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
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而且世间的山河大地也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也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冷、暖、寒、暑来回变换。
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依物理学来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是“无常”。
《八大人觉经》:“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阿含经》:“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
《万善同归集》:“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
这些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诸法因缘所生,所以无常。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
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了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
所以,因为存在无常,所以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菜根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很喜欢这句话,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
面对生命的无常,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在遗作中写道:
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
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愿你也能做一个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快快乐乐的人。
网友评论